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健康成長,8月11日至15日,幕沙社區聯合共青團開平市委員會、開平市長沙街道婦女聯合會、開平市志愿服務工作指導中心、開平市義工聯合會、開平市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開平市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開平市人民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長沙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等多家單位,精心策劃了為期5天的“與你同行,快樂一夏”暑假公益課堂。活動吸引近40名青少年參與,涵蓋防疫科普、生活實踐、知識探索、安全守護四大主題,通過趣味互動與沉浸式體驗,讓暑期托管不僅成為“看護站”,更成為孩子們收獲知識、錘煉能力、涵養品格的成長平臺。此次活動得到開平市廣合腐乳有限公司、鴻福堂(開平)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 防疫科普入童心,筑牢健康“防護網”   “夏天的‘隱形敵人’藏在哪里?”課堂以一場生動的防疫科普拉開序幕。社區干部通過動畫短片、情景游戲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解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的傳播路徑,重點強調“滅蚊蟲、清積水、防叮咬”的核心要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牢記“翻盆倒罐除隱患”的防護技巧。在防蚊妙招分享環節,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交流防護方法,社區干部同步補充科學防蚊知識,并發放“家庭防疫任務卡”,鼓勵孩子們爭當“防疫小衛士”,帶動全家參與衛生防護。   “以前不知道蚊子這么‘危險’,現在我每天都提醒媽媽清理花盆積水。”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說道。這場“小手拉大手”的防疫課,讓健康理念從課堂延伸至家庭,為暑期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線。 生活實踐融文化,培育勞動與傳承意識   暑期托管不僅要“看護”,更要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與文化認同。   在漆扇體驗課上,孩子們體驗了傳統水拓技法:將顏料滴入清水,勾勒出靈動圖案后,將素白扇面輕覆水面,瞬間拓印出獨一無二的斑斕紋樣。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眼中滿是成就感,傳統文化的種子在趣味實踐中悄然萌芽。   在幸福小廚房環節中,孩子們化身“小廚師”,從揉面團到煮湯圓,親手完成一道道工序,品嘗勞動成果時的滿足笑容,詮釋了“付出即甜蜜”的生活哲理。   在巧手扭扭棒課堂上,普通的彩色扭扭棒在孩子們手中變身為花朵、戒指、手環、動物、皇冠等創意作品,有人將成品作為禮物送給家長,讓手工創作成為傳遞情感的紐帶。   “孩子回家后主動幫我做家務,說‘自己做的才香’。”一位家長的反饋,印證了實踐課堂對孩子勞動意識的培育成效。 知識探索啟思維,點燃好奇與創新火花   針對青少年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的特點,課堂設置多維度知識探索環節,讓學習在趣味中發生。   情緒管理課上,志愿者用繪本故事解析情緒密碼,孩子們通過黏土捏制“情緒小人”,在創作中理解“喜怒哀樂皆正常,合理表達是關鍵”。   “密度的奧秘”科學實驗中,彩色水滴在食用油中下沉形成“珍珠”,加入泡騰片后化作“小噴泉”,生動現象配合“誰更擠”的生活化比喻,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易懂,孩子們紛紛表示“想回家做給爸爸媽媽看”。   繪畫課以“繪出夢想”為主題,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太空探險”“未來農場”等奇思妙想,在色彩與線條中放飛想象,堅定對未來的憧憬。   “燈泡亮了!”孩子一聲聲驚喜的歡呼響徹在課堂上。有趣好玩的“小小發明家”課堂讓孩子們親手制作手搖發電機,孩子們跟著視頻和志愿者的講解拆卸拼裝一塊塊零件,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完成一個個小巧的發電機。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嘗試手搖發電,看著一盞盞亮起的燈泡,大家都高興地互相展示成果。   這些課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玩中學”激發探索欲,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提升認知能力與創新思維。 安全守護筑根基,涵養責任與家國情懷   暑期安全與價值引領是托管服務的重要內核。   護牙課上,擬人化動畫《牙齒寶寶大戰蛀牙怪》讓孩子們在歡笑中掌握正確刷牙方法,模型演示與上臺實踐強化了健康習慣。   普法課堂聚焦“防騙防拐”與“禁毒教育”,通過情景模擬“陌生人給糖果怎么辦”、展示毒品仿真模型,讓“遠離危險、珍愛生命”的意識深植于心。   安全教育課系統講解防溺水“六不準”、交通安全規則與食品安全知識,互動問答中,孩子們齊聲背誦安全口訣,將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愛國主義教育環節,志愿者用長征故事還原革命先烈的奮斗歷程,孩子們學唱紅色歌曲、觀看革命影片片段,眼神中的敬佩與歌聲里的激昂,展現出家國情懷的萌芽。“先烈們好勇敢,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一名學生的心聲,道出了價值引領的實效。   此次幕沙社區暑期公益課堂,以“四大主題”構建起全面的成長體系,既解決了家長“看護難”的問題,更通過多樣化課程助力青少年在實踐中增本領、在體驗中悟成長。暑期托管的意義,在于讓孩子們不僅“有事做”,更能“有收獲”,在關愛中度過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公益托管”成為連接家庭與社會的暖心紐帶。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