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的‘家’藏在積水里,我們要把它端掉!”8月的長沙街道幕沙社區,一群“防疫小衛士”成了最活躍的身影。從課堂上的認真學習,到家庭里的“監督行動”,再到社區中的主動參與,這些孩子用稚嫩卻堅定的力量,讓防疫理念從課堂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課堂充電:小衛士“解鎖”防疫技能   “夏天的蚊子會帶‘病毒武器’嗎?”在幕沙社區“與你同行,快樂一夏”暑假公益課堂上,孩子們圍著社區干部追問。通過動畫短片里的“蚊子冒險記”,他們明白了基孔肯雅熱、登革熱是如何通過蚊子傳播的,更記住了“清積水、滅蚊蟲、防叮咬”的“防疫三字經”。   “看,這樣噴驅蚊水才安全!”課堂的實踐環節里,社區干部拿起驅蚊水示范:“搖一搖,離皮膚一拳遠,噴完等晾干,蚊子不近身。”孩子們立刻圍成一圈,互相給對方“模擬噴灑”,有人還掏出小本子記下步驟:“回家要教爸爸媽媽!”   發放“防疫任務卡”時,孩子們的眼睛亮了——“每天檢查家里的‘積水陷阱’”“出門前提醒家人噴驅蚊水”“畫一幅防蚊漫畫貼在冰箱上”……每完成一項,就能貼一顆星星。“我要集滿星星,當‘金牌小衛士’!”學員小琳舉著任務卡,語氣里滿是期待。   “奶奶,魚缸換水時間到啦,不然蚊子要在里面‘生寶寶’!”公益課堂結束后,小琳一回家就拉著奶奶檢查家里的“積水隱患”。陽臺的花盆托盤、衛生間的地漏、客廳的空調接水盤,她挨個翻看,發現一點積水就立刻喊來家人清理。   這樣的場景在社區里處處可見。居民王女士笑著展示孩子貼在門上的“防蚊時間表”:“每天早上7點、晚上8點,孩子準時提醒全家‘查積水、噴驅蚊’,比鬧鐘還準。”有家長在社區群里“曬”出孩子的“成果”:驅蚊水被整齊擺在玄關,花盆底的積水被倒得干干凈凈,連寵物喝水的碗都換成了“防蚊款”。   “以前覺得防蚊是小事,現在跟著孩子學,才知道這是守護健康的大事。”一位媽媽說,孩子不僅自己堅持噴驅蚊水,還會盯著家人“打卡”,“晚上睡覺前,他會捧著驅蚊水挨個房間走,那認真的樣子,誰都不好意思偷懶。” 社區接力:小衛士帶動“全民防疫”   “爺爺奶奶,這是‘防蚊秘籍’,您看了就知道怎么趕走蚊子啦!”“防疫小衛士”帶著宣傳單,在社區開展防疫宣傳。他們分成小組,有的蹲在綠化帶旁撿塑料瓶,把里面的積水倒進下水道;有的舉著畫著“蚊子克星”的漫畫,向居民講解“翻盆倒罐”的技巧;還有的拉著家長一起,幫獨居老人清理陽臺的積水。   “妹妹,你看這個水潭里有蚊子卵,我們用土把它蓋住吧!”小衛士們的熱情感染了不少居民,有人回家拿來掃帚幫忙清掃,有人主動加入宣傳隊伍。70歲的張奶奶說:“這些孩子比喇叭還管用,聽他們一說,我趕緊把院子里的水缸清空了,現在走路都想看看哪里有積水。”   “小衛士們的行動,像一顆石子投進水里,激起了一圈圈漣漪。”社區干部說,當孩子成為防疫的“主角”,家庭就成了堅固的“防疫崗”,社區便凝聚起共護健康的合力。這場由“小手”牽動“大手”的行動,正在長沙街道幕沙社區寫下最生動的防疫故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