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落實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高校“雙百行動”工作部署,近期,廣州華立學院筑夢蒲公英突擊隊到赤水鎮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以“清潔家鄉,守護生態,技藝傳承”為核心,聚焦環境美化、衛生健康、傳統工藝等領域,以青年智慧賦能鄉村振興,書寫“雙百行動”的高校答卷。
1.座談交流
7月28日,團隊到沙洲村委會與村干部進行座談,主要圍繞當地人居環境治理、綠美鄉村建設、竹編技藝傳承等情況開展調研,村干部系統地為突擊隊介紹了有關情況,重點講解了沙洲村在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情況,團隊根據社會實踐的主題積極與村干部進行深入交流,為該次調研實踐活動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和支持路徑。
2.技藝傳承調研 

為深入探尋沙洲村竹編文化的傳承脈絡,探索傳統技藝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突擊隊前往竹編匠人司徒賜先生家中實地學習。司徒先生現場示范了選材要領和竹凳制作工藝,并展示了已制作完成的竹凳成品,團隊成員認真觀摩并參與實踐操作,過程中雙方圍繞著竹編技藝的發展和傳承展開了深度的對話,深入了解了傳統竹編技藝的制作流程與工藝精髓、傳承困境等。
3.躬身實踐

7月29日,沙洲村干部帶領突擊隊到水井坑村開展走訪,與該村村民進行交流,并積極向村民們普及基孔肯雅熱、登革熱防控知識,重點宣傳注意生活環境衛生、定期清理積水等防蚊要點,強化了村民的防范意識。隨后,突擊隊開展了實地志愿活動,與村民們一起開展了室內及周邊的積水清理、清潔衛生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展示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廣州華立學院筑夢蒲公英突擊隊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引領,從賦能調研到實地活動,是高校學子積極為社會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接下來,赤水鎮將繼續以“三下鄉”活動為載體,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添磚加瓦,切實推動鄉村振興在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