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江門開平市赤水鎮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開平市首批森林GEP轉化綠色生態百千萬項目資金為引擎,將5565萬元專項經費精準投入赤水圩騎樓街生態休閑旅游小鎮提升工程,通過生態資源價值轉化與基建升級相聯動,實現歷史街區功能煥新與品質躍升。

綠色金融引活水,生態資本變動能
赤水鎮依托開平市首批森林GEP轉化綠色生態百千萬項目獲得的2.9億元授信額度,科學統籌其中5565萬元,精準把握資金高效使用,將生態系統“賬面價值”轉化為發展的“真金白銀”。精準劃分專項經費,4764萬元(占比85.4%)集中用于騎樓街基礎設施全面升級,700萬元投入溫泉資源的勘探開采與可持續開發,深挖本地特色資源潛能。實施嚴格預算管理與執行監督,資金使用全程對標預算編制執行,力促生態資本高效轉化為現實經濟價值,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2700萬元投資進度。
核心工程見成效,圩鎮面貌換新顏
騎樓街提升工程緊緊圍繞“基建+溫泉+公服”三大核心,實現圩鎮面貌蝶變升級。基礎設施全面煥新。赤水鎮系統性完成堤南路等4條主街通信、電力、雨污管網及溫泉管道鋪設,實現主街瀝青路面全覆蓋。直面老舊街區無完整圖紙、年久失修等工程難題,采取動態優化設計的方式攻堅克難,同步實施高壓線纜下地改造,對50棟存在安全隱患的騎樓建筑進行加固修繕,在消除隱患的同時保留珍貴民國建筑風貌,實現安全與風貌的有機統一。
此外,赤水鎮創新性構建覆蓋圩鎮功能核心區的溫泉輸送管網體系,后續將實現溫泉水直達居民商戶,強化“溫泉小鎮”核心吸引力,為民宿、餐飲等配套服務業集群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公共空間品質升級方面,該鎮打造精致公共空間,推進堤南路口袋公園建設,新建中山橋親水平臺,增添休憩亮點。實施建筑立面風格統一整治,規范外立面、店招及空調機位,提升圩鎮整體風貌。完善服務配套,新增電動汽車充電樁,持續優化停車場布局,未來將拓展車位數量至118個,確保充電車位占比不低于10%,滿足現代生活需求。
攻堅機制破難題,合力共建促高效
騎樓街提升工程核心是老舊街區升級改造,人口密度高且集中,施工難度較大,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赤水鎮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機制。成立工程推進和安全施工專班,先后召開5次現場協調會科學確定最優施工方案,最大程度減少對居民生活影響,動態化解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管線沖突、商戶疑慮等具體問題,力求施工安全和質量雙提升,保障騎樓街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面面俱到。通過深入走訪入戶溝通宣傳、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建議,不斷優化方案設計,有效提升群眾在圩鎮建設中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聚焦短板齊發力,聯動推進保長效
赤水鎮將第三批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典型鎮培育建設工作與騎樓街生態休閑旅游小鎮提升工程項目相結合,聚焦圩鎮基礎設施中的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提升,接下來將以“繡花功夫”高標準開展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工作。
赤水鎮將緊抓圩鎮“三線”整治。緊扣騎樓街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和省典型鎮培育建設要求,聚焦赤水圩片區供電、電視、通信線纜亂拉亂接、無序搭接等問題,規范線纜架設秩序,清理戶外架空線路,對關鍵路段線纜實施下地改造,提升圩鎮人居環境整體美觀度。推動示范主街升級。充分結合GEP項目,推進堤南路環境綜合整治,聚焦路面清潔、房屋外立面改造,統一建筑立面風格元素,融入綠色低碳理念,從外立面色彩、屋頂造型、空調機位、窗戶線條等細節入手,實現街道景觀再提升。加速圩鎮客廳改造。植入赤水鎮歷史沿革、規劃藍圖、產業特色等主題展示內容,增設歷史物件、文獻資料、特色農產品陳列區及休憩體驗空間,讓客廳成為展現鎮域文化、凝聚發展共識的窗口。
通過緊抓GEP核算與轉化的寶貴機遇,赤水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精度,推動圩鎮基礎設施、空間品質、產業發展與治理能力全方位提質升級,向著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美麗圩鎮目標奮勇邁進,努力為開平市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賦能鄉村振興與城鎮更新提供“赤水樣本”。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