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持續深入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清除蚊蟲孳生地,消除農村危破空置房安全隱患,切實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新星村在轄區范圍內組織開展農村危破空置房拆除工作,目前已完成全村危破空置房拆除任務,累計拆除13間危房,面積達1259平方米,不僅讓村居環境煥然一新,更為群眾筑牢了健康防線,用實際行動讓黨旗在防疫與拆危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黨建引領聚合力,迅速行動啟攻堅
10月15日,《大沙鎮危破空置房拆除經費獎補工作方案》一經發布,新星村迅速響應,第一時間集結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在村黨員及村民志愿者約20人組建黨群攻堅隊,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危破空置房拆除工作?!包h員先上、干部帶頭”成為攻堅隊的行動準則,20名隊員迅速明確分工,細化責任清單。為搶抓進度,大家主動放棄周末休息,白天頂著烈日作業,晚上挑燈夜戰推進后續清理,用“5+2”“白加黑”的實干精神,拉開拆危攻堅序幕。




精準施策解民憂,拆危防疫雙推進
拆除工作啟動前,攻堅隊開展全域拉網式摸排,對每間危破房屋的位置、結構、面積等信息詳細登記,建立擬拆房屋的整治臺賬,確保排查無死角。針對部分村民對拆除工作的顧慮,隊員們逐戶上門宣講獎補政策,結合疫情防控知識現場解讀,幫村民算清“安全賬、健康賬”:“拆危不但能消除房屋安全隱患,還能鏟除蚊蟲孳生隱患,讓村容更美麗,防疫更有保障。”通俗易懂的講解贏得村民廣泛支持,不少村民主動參與到拆除準備工作中。拆除過程中,采用“小微機械+人工精耕”模式,既保證拆除效率,又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影響,黨員干部全程緊盯施工安全,同步組織村民清理房前屋后雜草雜物,從源頭降低蚊蟲棲息風險,實現拆危與防疫工作同推進、雙見效。
長效治理固成果,美麗鄉村展新顏
拆危不是終點,長效治理才是關鍵。新星村以此次拆危工作為契機,加快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疫情防控期間形成的網格化管理、環境整治等好經驗制度化,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常態化、長效化。一方面,要求各自然村定期對已處置的空置房屋進行巡查,重點檢查危破房拆除后場地是否有雜草復長、垃圾遺留、新增積水洼等問題,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另一方面,強化宣傳引導,增強村民的防控意識,引導其積極參與環境整治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堅實防線。






拆除前后對比圖
黨旗所指,行動所向。新星村黨群攻堅隊日夜奮戰,書寫了基層治理的“速度與溫度”。下來,新星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凝聚黨群合力,把危破空置房拆除與全域愛國衛生運動、“百千萬工程”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和和美美、長長久久”的農村人居環境,切實守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