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3年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起始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大沙鎮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鎮、產業強鎮、文旅興鎮”發展思路,經濟發展穩健向好。在此基礎上,大沙鎮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堅持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控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壓減“三公”經費和非重點、非剛性的支出,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切實兜牢兜實“三保”底線,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各項財稅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2023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18.86萬元,完成預算的137.58%,比上年增收1499.4萬元。其中:
1.稅收收入524.05萬元;
2.體制補助收入1315萬元;
3.專項轉移支付收入1013.33萬元;
4.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198萬元;
5.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601.61萬元;
6.上年結余66.87萬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2023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43.45萬元,完成預算的134.79%,比上年增支1490.86萬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35.37萬元;
2.公共安全、國防支出317.38萬元;
3.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57.49萬元;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502.34萬元;
5.節能環保及城鄉社區支出15.14萬元;
6.農林水、災害防治及應急支出63.97萬元;
7.住房保障支出29.32萬元;
8.專項上解支出22.43萬元。
2023年本級一般性公共預算收入減去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后,實現收支平衡,結余75.41萬元。
二、2023年財政主要工作情況
(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聚焦群眾關切,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宣傳并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切實做好2023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工作,共登記發放戶數4521戶,補貼面積16403.98畝,補貼金額155.84萬元。2023年水庫移民核減后現有人數6526人,后期扶持資金申請發放380.64萬元;生產扶持申請發放254.32萬元。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累計發放低保金236.0883萬元、特困金274.9680萬元,對因病或突發事故而造成困難的家庭,發放救濟(助)金15.8672萬元。
(二)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一是積極謀劃推動低碳綠色工業發展,完成荻塘礦區、業洞礦區、高田礦區3個優質礦泉水礦區基地26畝的預留規模,初步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二是做大“茶”產業,全鎮種茶近3.5萬畝,綜合產值達3.22億元,大沙鎮獲評全國“一村一品”茶葉示范鎮和廣東區域品牌生態茶園示范鎮。三是深耕“農文旅”“茶文旅”,大沙里·歡茶谷已完成藍莓基地、山上棧道及停車場建設,完成品茶區及研學基地搭建,大沙悅湖營地旅游項目開業運營,茶文旅產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四是深入推進“僑茶小鎮”建設,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2%。成立強鎮富民公司,村集體實現每年不少于10%的股金分紅。大沙鎮順利通過省衛生鎮復審,黎雄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和江門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黎雄村和蕉園村分別在市“百千萬工程”亮績亮效評比中榮獲二、三等獎。
(三)積極推進“大沙優品”行政區品牌建設。成功舉辦“奮戰百千萬·魚躍大灣區”2023年捕魚節活動,持續擦亮“大沙優品·大沙水庫魚”“金招牌”,拍賣籌得資金78萬元助力大沙鄉村振興。截至2023年末,“大沙優品”完成銷售額891萬元,爭取早日實現升規入統。產品種類增加至23種,生產基地(供應商)由最初的3個發展到15個,“優品牽引”的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