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財政預算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市委六大行動,在鎮黨委、鎮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及各位人大代表的監督指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鎮黨委、鎮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加強財政科學管理,結合我鎮經濟運行實際情況,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為推動我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財政保障。
一、公共財政收支預算情況
2025年,鎮本級財政預算收入3567.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3萬元,體制補助收入1315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189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34.8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514.5萬元,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114萬元。
2025年,鎮本級財政預算支出3567.6萬元。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安排3453.6萬元,主要支出項目安排如下(共9項):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644.07萬元。
2.國防支出(征兵經費)5萬元。
3.公共安全支出352.34萬元。
4.教育支出9.5萬元。
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86萬元。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38.66萬元。
7.衛生健康支出330.56萬元。
8.農林水事務支出142.88萬元。
9.住房保障支出128.75萬元。
(二)債務付息及費用支出113.95萬元。
二、2025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為保證2025年度財政預算順利實施和各項績效目標的圓滿完成,我鎮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大力培植財源,著力提升財政收入質量。以“頭號工程”力度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搶抓開平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有利契機,全方位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支持,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鄉村生態旅游業和綠色低碳工商業,并通過推動一二三產整合發展,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涵養培育新稅源。積極加強與上級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林業和財政等職能部門溝通,積極爭取上級各種資金支持。充分發揮開平僑鄉鄉賢資源優勢,著力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引導在外成功人士將產業、資本、人才、科技等資源引回家鄉,為大沙鎮農文旅發展、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項目儲備、項目包裝、項目考察、招商對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二)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全力加強各種稅費征收。統籌協調各征收部門的征收工作,緊緊圍繞征收目標,抓準工作重點、加強和稅務部門的協同聯動;充分利用“三資”平臺,深挖房土兩稅足額征收,加快對轄內各水電站及各村委會實際用于經營用途的房屋和土地實行足額征收房土兩稅。
(三)強化財政管理,提高資金使用質效。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零基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編制前置審核,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嚴格資金管理,全面落實財務支出“聯審聯簽”制度,規范財務票據管理,嚴格對照財務制度要求審核原始單據,保障財務支出票據真實性、合規性。加快資金撥付,確保各類資金及時到位并發揮實效,牢固樹立資金早落地、早見效的理念,加強與各業務部門溝通銜接,縮短文件傳遞、資金撥付等環節運轉時間,確保項目加速推進。
(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重點任務保障。堅持民生導向,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優先保障落實民生事項,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感、獲得感。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堅持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控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壓減“三公”經費和非重點、非剛性的支出,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切實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加強對“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重點工作的財力保障,緊緊圍繞鎮委工作部署,集中財力辦大事,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