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金雞鎮錦湖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聚焦黨建賦能領航,堅持穩陣地、強治理、長效能,以高質量黨建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接連被評為開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江門市家庭文明示范點、江門美麗僑村和開平市禁毒示范點。
一、抓好基層陣地建設,發揮戰斗堡壘功效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直接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錦湖村堅持聚中心、抓重點,充分發揮黨的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一是精準選配,釋放排頭兵正能量。持續推進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共培養高學歷“兩委”干部3名,配備35歲以下干部3名,村“兩委”干部年齡、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組織力、戰斗力、號召力明顯提升。二是創新建設,筑牢學習教育根基。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完善、創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載體,利用現代媒體推進各支部間學習資源共享,實現黨員“自覺學深、對照學精、實地學透”,黨的凝心鑄魂作用更強。三是突出實效,完善陣地服務功能。突出資源整合,建強“一支部一陣地”,2022年提供就業創業、法律援助、技能培訓、家庭教育等公益服務13場,真正把基層黨組織陣地打造成為凝聚黨心民心、服務黨員群眾的主陣地,提升為民服務硬實力。
二、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錦湖村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高效能治理,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多元共治新路子,有效提升了村域自治法治德治水平。一是以自治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走穩走實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組織發動200多人次參與“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容村貌提升行動”等活動,整體改善人居環境。通過上級補助和村民自籌經費方式,共籌集100萬元修建龍和橋、禮林學校“四小園”、2座小型抽水站和村道太陽能路燈等項目,全面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二是以法治建立鄉村治理新保障。健全完善基層網格治理體系,創新“法治+鄉治”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聯結網格員和司法部門統籌協作,形成網格員“縱向”處理矛盾糾紛、司法部門“橫向”普及法律知識和提供法律服務,目前共協調處理矛盾糾紛34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8次。三是以德治提升鄉村治理新效能。成立村風民風流動小組,讓無職黨員“有責有為”,以“文明積分制”賦能鄉村治理。以好家風溫潤好民風,共計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文明活動4次。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等作用,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鄉風。

三、突出本土資源特色,煥發鄉村振興新顏
位于金雞鎮錦湖村的禮林學校始建于1925年,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開平黨組織的重要活動場所。2023年1月,禮林學校紅色教育基地正式揭牌,錦湖村充分發揮基地作用,在選準“自選動作”中顯特色、增效能,通過組建紅色文化宣講團、制作《錦湖會議》視頻影像、抓好革命傳統和紅色教育培訓等方式,組織開展沉浸式紅色教育活動13次,接待黨員干部群眾600余人,為進一步打造紅色旅游研學路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