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嶺南師范學院組織師生分赴7條典型村,為美麗鄉村“披新綠”;在清遠,5名鄉村新聞官帶領佛岡縣黃花村一眾父老鄉親,種下紅楓、銀杏等一批特色樹種……目前全省各地正搶抓春季造林時節,開足馬力推動鄉村綠化工作,已種植苗木924.6萬株。 突出黨員帶頭,綠美鄉村“向下扎根” 今年以來,廣東把抓好鄉村綠化工作作為深入實施南粵黨員先鋒工程的重要抓手,通過廣泛開展黨員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推動農村黨員干部帶頭在自家房前屋后開展綠化美化、帶頭建設“美麗庭院”“四小園”、帶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帶頭做好村民的思想引導和組織發動工作。 為了讓農村黨員干部更好地了解鄉村綠化工作,全省多個部門聯合舉辦全省村干部鄉村綠化專題培訓班。今年來,全省已有162.9萬人參與培訓。其中,廣州、韶關、梅州、江門、茂名、清遠、云浮市參與培訓的人數均超10萬人。 創新組織管理,推進植綠添美行動 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的熱情,得益于多地創新組織形式,為鄉村綠化面臨的人員、技術等問題提供了便利。例如,惠州全面深化黨員領導干部“四下基層”工作機制,推動1500余名縣處級領導干部下沉鎮村結對共建,結合“部門下沉、共建一流”“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等系列活動,深入鄉村綠化建設一線,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督導調研、植綠護綠等工作。目前,惠州縣鎮村綠化全年總任務32.97萬株已全部完成。汕頭濠江區則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綠化美化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黨建“葉脈工程”,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志愿服務隊,發揮“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員戶”三級聯動組織體系優勢,引導黨員帶領身邊群眾對自家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美化,利用“四旁”“五邊”空地植綠增綠,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美麗庭院”。 除此以外,廣東各地也圍繞植樹造林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綠美”逐漸成為群眾的身邊事。例如,珠海橫琴在3月12日至26日開展橫琴自然周活動,為參與者帶來橫琴生態、森林防火、生態安全、垃圾分類、愛鳥護鳥、古樹保護、橫琴濕地等相關知識。 發出綠美號召,各界出資出力為家鄉植樹 今年以來,廣東發出縣鎮村綠化的“綠美”號召,各地紛紛打出“為家鄉植樹”“還家鄉一片綠”等口號。“綠美”與鄉愁的強烈共鳴激發了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大家紛紛出資出力,認種認養。例如,汕尾多家科技企業籌措了近40萬元資金,并認領樹苗,負責后續生長情況;湛江市麻章區鎮村兩級組織返村鄉賢召開座談會,發動鄉賢捐贈8.5萬元,種植樹木850余棵;潮州市湘橋區動員鄉賢捐資56.77萬元、礦山企業捐資49萬元,通過“綠美湘橋我參與”小程序線上捐款169.69萬元,累計籌集社會資金227.59萬元。 發動村“兩委”干部積極開展走訪工作,引導鄉賢和各類企業通過認種認養、捐資捐物、設施修建等方式支持家鄉綠化美化,是今年鄉村綠化工作的新做法新思路。目前,全省鎮、村普遍召開鄉賢座談會或外出黨員座談會,已籌集鄉賢、企業等捐贈的社會資金共6.5億元。 接下來,廣東將圍繞組織、干部、人才等方面添措施、建機制、抓落實,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創設形式多樣、簡便易行的鄉村綠化活動載體和應用場景,引導各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組織動員黨員干部積極參與認捐認種認養、鄉村綠化主題黨日活動,推進鄉村綠化工作見行見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