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18號臺風“樺加沙”在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迅速將工作重心從防御轉入有序推進農業救災復產工作。連日來,廳主要負責同志圍繞災害應對和災后復產工作,密集進行會商研判和調度指導,第一時間派出5個由廳領導帶隊、行業專家參與的農業救災復產幫扶工作組,迅速奔赴受災重點地市,全力協調各方資源,針對性地指導糧食、蔬果等農作物及畜牧水產、現代化海洋牧場災后復產,確保救災工作“靶向發力”,加快恢復農業農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為讓救災復產“有技可依”,針對此次臺風的影響,省農業農村廳編印了農業救災復產工作手冊,涵蓋農作物、水產養殖、現代化海洋牧場、畜牧業、病蟲害防控、農機、農田基礎設施等各行業救災復產以及農險理賠工作指引。同時,緊急派出農業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技服務1141次,服務農戶3258人次。 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和畜禽養殖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積極協調漁業生產資料企業開通“救災物資綠色通道”,保障物資供應。協調供電、通信部門幫助養殖場盡快通電通網,督促清理修復損壞欄舍,同步做好養殖環境和疫病風險評估,為復產補欄創造條件。 為確保救災復產高效推進,省農業農村廳及時撥付救災資金,同步推進農機調配與儲備物資調撥,回應基層訴求,為農業救災復產提供支撐。指導屬地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積極開展農田排水、農機檢修服務,各地市累計出動基層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70支,投入抽水泵3841臺次,機械化搶排面積約13.7萬畝。 省級已儲備好汽油、柴油動力水泵220臺、旋耕機20臺、香蕉假莖還田機10臺等應急農機,隨時待命調度。此外,還協調各地農服公司啟動應急響應,當前可調用植保無人機1272臺,超1700名無人機操作手已完成培訓動員,預估日作業能力達40萬畝。 種子儲備同樣充足,省級應急儲備中,甜糯玉米種子近15萬公斤、葉菜類種子4萬公斤,儲備單位已做好調撥準備,確保應急種子隨時“調得出、用得上”。 為提振養殖戶和農業生產主體復產信心,省農業農村廳及時啟動大災應急響應機制,聯合成立臺風災害農險理賠專項工作組,廳主要負責同志第一時間帶隊趕赴陽江等受災嚴重地區,現場協調保險公司啟用快速理賠機制,精準指導開展定損理賠,提高理賠效率,支持農業災后復產。 目前,全省已協調各保險公司累計投入服務人員2518人次,查勘車輛1121臺次,派遣無人機411架次。全省農業保險接報案1685件,報損金額9037.64萬元,已賠金額275.77萬元,其中預賠132.29萬元,快速賠付181.98萬元,涉及投保主體2567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