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患有腦癱及腦積水的男孩小典因反復患有病毒性腦炎、敗血癥、腸炎、發燒等全身癥狀而多次手術住院,弱小的生命危在旦夕……所幸的是,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作為廣東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搭建的全省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急危重癥省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合作醫療機構之一,收到消息后,派救護車驅車5小時到420多公里外的廉江把小典接到廣州治療,經及時搶救,小典脫離了危險。
像小典一樣,得益于“綠色通道”,目前清遠、湛江、陽江等地共8家兒童福利機構的多名孤殘兒童及時得到醫療救治。據悉,作為廣東省民政廳部署開展的13項具有民政鮮明特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一,今年6月,為解決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到省級醫療機構排隊就醫的困難,保障集中養育孤殘兒童權益和生命健康,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確定29家省級醫療機構作為全省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急危重癥省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為全省各級兒童福利機構內集中養育的、罹患急危重癥疾病需要轉送省級定點醫療機構實施醫療救治的孤兒進行救治。“綠色通道”按照“先治療、后結算”的原則,安排孤殘兒童搶救、住院、治療、手術、康復事項;救治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后,由“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兜底報銷。
2015年9月5日,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典被遺棄在廉江市城南街道一家發廊門口,后經公安部門依法移送到廉江市福利院,和其他嬰兒相比,小典因為腦積水顯得頭圍偏大,皮膚等其他器官外發育正常。到了正常孩子說話的年齡,小典仍不會說話,但能聽懂護理員的話,會點頭微笑回應。由于小典沒法正常獨坐,一直靠福利院工作人員24小時陪護喂食、清潔等。福利院多次求醫,但考慮到小典年齡小,不適宜手術。2020年6月,小典的頭圍愈發變大,經廉江市人民醫院診斷,小典患有腦癱、腦積水,醫院為他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術后小典不時出現發燒,特別是今年以來,小典因反復患有病毒性腦炎、敗血癥、臍炎、腸炎、腸梗阻等并發癥,今年4月及6月在當地醫院進行手術,但情況未見改善。
今年6月廣東建立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急危重癥省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后,為了讓小典得到更好的治療,近日,廉江市社會福利院院長顏輝馬上聯系“綠色通道”合作醫療機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院派出救護車到廉江當地醫院把小典接到廣州治療。根據“綠色通道”流程規范,福利院派出一名護士負責途中陪護,到達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后,按照“先治療、后結算”的原則,安排小典住院治療及手術康復事宜。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重癥監護室總住院醫師李美錦表示,經兩次手術及時搶救,術后予以腦膿腔沖洗引流以及抗感染治療,為小典解決了感染問題,脫離了危險。目前小典繼續進行抗感染治療、定期復查評估情況,感染控制后可以出院。

據了解,由于粵東西北地區醫療條件有限,一些重癥或疑難雜癥的孩子需要到醫療水平更高的醫院接受治療。有兒童福利機構負責人透露,“以前最困難的時候,試過一個多月跑了三趟醫院,由于預約、床位緊缺等原因,安排不上住院”。
廣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孤殘兒童失去父母或者被父母遺棄,是社會最困難、最弱勢的群體,也是全社會最需要關心的群體;另一方面,這些孤殘兒童重病重殘,有的身患多種疑難雜癥,當地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缺乏,需要到省城大醫院進行治療。“綠色通道”建立后,粵東西北地區兒童福利機構到廣州就醫時間較以前大大縮短,且進一步規范了“聯系—轉診轉院—陪護—出院”的實施流程,讓孤殘兒童就醫更加便捷、更有保障。目前,全省兒童福利機構均已與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等29家省級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開辟醫療救治服務“一站式綠色通道”,提供專項醫療、救治服務。下一步,省民政廳和省衛生健康委將不斷完善“綠色通道”的程序,形成無縫對接;并逐步探索將“綠色通道”的救助對象拓展至散居重病重殘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為更多困境兒童就醫提供便利保障,為困境兒童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廣東省民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