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1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結果揭曉,江門市再獲優秀等次,受到廣東省委通報表揚。至此,江門市已連續4年在全省考評中獲優。
榮譽的背后,是銳意改革創新、推進良法善治的不懈努力?!斗ㄖ稳請蟆酚浾呓兆咴L“僑都”江門了解到,近年來該市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護航發展、保障改革、滋潤民心,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法治僑都”招牌被持續擦亮。
構建高效涉僑法律服務體系
“有各種相關法律護航,華僑華人在江門工作、生活將更加踏實。”祖籍江門新會的泰國華僑、泰中僑商聯合會主席鄺錦榮感慨道。
江門別稱五邑,是我國著名的僑鄉,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超過530萬人。為了呵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根魂夢”,推進華僑華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江門市高度重視涉外涉僑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著力為海內外華僑華人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為了在聯系服務全球6000多萬華僑華人中體現“僑都”的擔當,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深入推進“僑都賦能”工程,建設華僑華人公共法律服務國家平臺。
落實到行動上,江門市目前已建成集法律宣傳咨詢、公證、調解、訴訟代理等服務于一體,面向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并且還與深圳國際仲裁院共建深國仲江門中心,為海內外華僑華人提供便捷的仲裁服務。此外,江門市五邑公證處入選司法部外交部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試點機構名單,與我國65個駐外使領館共同開展遠程公證辦理業務,有效解決了海外僑胞因疫情辦證難問題。
濃郁的“僑”味還體現在立法上。據江門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芶曉彤介紹,自2015年取得地方立法權以來,江門先后出臺《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江門市新會陳皮保護條例》等10部地方性法規。起草《江門市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江門市僑鄉廣府菜傳承發展條例》,探索華僑捐贈項目保護地方性立法,為全國涉僑法規建設提供“江門經驗”。
扛起行政執法改革攻堅重任
今年6月14日,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某村集體起訴開平市政府確認征地協議無效一案,開平市市長陳小曼代表市政府出庭應訴,這是2022年江門市首宗縣級政府一把手出庭應訴案件。
“我們支持原告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陳小曼表示,開平市政府一貫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據悉,近年來,江門市力推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向縱深發展,建立敗訴行政案件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年度報告、常態化通報制度。2021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8.2%,位居全省前列。
“通過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行政機關法治意識不斷增強?!苯T中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推進行政執法權規范運行,江門市在全省首創開展職工群眾評議行政執法工作,廣泛發動全市60.9萬名工會會員對市縣鎮三級所有行政執法部門進行集中評議。
此外,還加強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敖T市公安·法院執行協作平臺”破解執行難題,2018年以來江門中院連續4年在廣東省執行工作核心指標質效考核中排名第一。上線“江門市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平臺”,在全省首次實現公安檢察刑事案件的網上辦理和流轉。全流程智能化監測警情案件,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江門市110接處警群眾評議滿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桿
走在蓬江區棠下鎮的街頭村尾,不時可見身穿紅馬甲騎著電動自行車的人在巡邏,他們的身份是網格義警隊隊員。成立于今年10月6日的網格義警隊,由棠下鎮通過網格資源,統籌公安交警、基層網格員等多方力量組建而成,是“警網聯動”的新探索。
據悉,該鎮此前還成立了“警企平安隊”“工地巡邏隊”“小區防詐宣傳義工隊”“機動巡邏隊”等多支警民聯防隊伍。自這些聯防隊伍成立以來,該鎮轄區內總警情同比、環比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像這樣的“多網合一”“一網多能”,是江門各地基層網格化治理的顯著特征。將村(社區)內的黨建、綜治、城管、信訪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有助于形成“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高效聯動態勢。網格員發現問題,通過信息化平臺“吹哨”,相關職能部門便會迅速“接單”并安排人員處置,力爭第一時間化解糾紛或安全隱患。
據介紹,江門市近年來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書記工程”推進實施,致力于建設國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桿城市。
一方面,構建“平戰結合”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職業化智慧網格員基層治理隊伍,建成市縣鎮三級黨員應急支援隊伍,實現在突發緊急情況下一鍵啟動“平戰轉換”。
另一方面,創建“信訪超市+外送服務”網絡化工作體系。在“信訪超市”,職能部門、人民調解、法律咨詢、訴訟服務、心理咨詢、社工等多個單位和組織同步進駐,群眾來訪按需找到對應單位即可。除了一站式解決群眾訴求,各“信訪超市”還提供“外送服務”,即接到基層“吹哨”事項后,主動到達現場調處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