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總體要求、規劃引導、建設行動、推進機制和加強組織保障五個方面提出22項明確的部署要求,扎實推進我省鄉村建設。
《實施方案》明確,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圍繞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實施機制,努力讓農村具備更好生產生活條件,讓廣大農民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著力建設具有中國氣派、嶺南風格、廣東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珠三角行政村全部達到美麗宜居標準,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8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標準。
在強化規劃引導方面,《實施方案》提出了推進村莊規劃優化提升、合理優化鄉村用地布局、推動村莊規劃有效實施三項重點任務。明確優先提升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集聚提升類村莊規劃,搬遷撤并類村莊側重保持干凈整潔,為留守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逐步推進村莊規劃數據上圖入庫,將村莊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將村莊管制規則納入村規民約等。
在具體實施方面,《實施方案》提出了鄉村建設六項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行動、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行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鄉村建設示范創建行動和黨建引領鄉村建設行動。
其中,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中,《實施方案》提出,加強民生兜底保障。持續推進城鄉居民醫保、養老保險經辦服務下沉,推進參保登記繳費、異地就醫備案等服務事項進駐村級綜合服務站點。改造提升鄉鎮敬老院,完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加快形成“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開展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推進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開展縣鎮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范建設。
《實施方案》還從健全項目庫管理、項目實施、村民參與、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六項機制提出具體要求,來創新鄉村建設推進機制。《實施方案》強調,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作用。積極引導高校為鄉村建設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穩妥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投資運營經營性鄉村建設項目。持續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