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存救助”到“發展賦能”,近年來,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持續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提質創新的有效路徑,不斷推出務實舉措。其中,為臨時遇困人員提供更多技能幫扶與就業支持,助力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擺脫困境、融入社會、改善生活,成為有益探索之一。
溫情幫扶+信息對接
日前,臨時遇困人員張某走進浙江省麗水市救助管理站,面露難色地說:“我來自溫州,來麗水找工作,可半個多月了也沒找到合適的。現在我身上的錢都花完了,能不能在這里休息一下?”
“當然可以。站內墻上有招工就業信息,你可以看看有沒有心儀的工作。”工作人員說道。
接待大廳窗口旁的“就業信息欄”清晰羅列著各類招聘信息:閥畢威閥門有限公司招打磨工3人,薪資3000元—5000元;麗水高鐵站招保潔2人,8小時制,兩班倒,薪資3800元—4000元;鑫榮洗衣廠招普工,薪資4300元—6000元……
“每周一上午,我們會更新招工就業信息。”麗水市救助管理站黨支部書記毛小華介紹,“來我們這里求助的人,普遍有生活困難、居無定所、學歷偏低等特點。我們對‘就業在麗水’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信息進行了篩選,挑選學歷要求不高、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崗位需求張貼在站內,方便受助人員查詢應聘。”
“救助管理工作不僅要為臨時遇困人員提供生活保障,更要讓他們感受到‘被看見’‘被尊重’。引導他們找到工作,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融入社會、改善生活,也是我們的職責。”毛小華說。
為扎實推進就業幫扶,麗水市救助管理站主動對接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定期邀請就業輔導專家上門指導,為受助人員篩選適合的崗位;印制就業幫扶服務卡片,標注勞務市場地址和交通指引,引導受助人員關注就業信息;為有需求的臨時遇困人員提供交通、住宿支持,對行動不便者,安排救助用車保障其前往就業市場。“今年以來,我們已向36名有就業需求的受助人員主動提供就業信息272條,協助11人次前往就業市場找工作。”毛小華介紹。
“你們的服務真貼心,我覺得特別安心。”張某計劃在麗水市救助管理站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尋找合適的工作。
技能培訓+多元服務
技能不足,是臨時遇困人員在找工作時普遍面臨的難題。為幫助他們解決這一難題,云南省昆明市民政局、市人社局整合多方資源,在昆明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以下簡稱昆明市救助站)設立臨時遇困救助對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站,將職業技能培訓納入救助鏈條。
據昆明市救助站副站長鄭穎介紹,工作站設施設備齊全,劃分了理論教學區、實踐操作區和成果展示區等功能區域,可開展不同類型的技能培訓。“目前,我們已與兩家專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首批開設了安保服務、面點制作、養老護理、茶藝等課程,后續還將根據市場需求和受助人員意愿不斷調整、豐富課程內容。”
“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得感謝昆明市救助站!”參加面點制作培訓的受助人員李某激動地說,“之前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找不到穩定工作。現在在這里學習了面點制作技能,我能找的崗位更多了。”參加首期培訓的受助人員紛紛表示,機會來之不易,他們會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此外,昆明市救助站還配置了一臺一體化的智能求職機,可根據受助人員需求自動匹配適合的工作崗位。
“除了培訓,我們還同步提供崗位對接、就業指導、心理疏導、社會融入、法律咨詢等服務,幫助受助人員從‘被動受助’向‘主動發展’轉變。”鄭穎表示,“工作站的成立,是我們推動救助管理工作從‘保生存’向‘促發展’轉變的重要嘗試,不僅大大提升了受助人員的就業能力,更能讓他們重拾信心、順利融入社會。”
個案管理+平臺搭建
近日,廣東省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就業驛站揭牌。同日舉行的“救助+就業”專場招聘會,吸引了20余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600多個,458名困難群眾入場求職,42人現場簽訂就業協議,其中3人為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員。
“單純的物質救助只能解一時之困,要真正幫助受助人員擺脫困境,必須從根源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佛山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就業驛站由市民政局與市人社局共同打造,通過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重點為市內低收入家庭、臨時遇困人員提供全面、優質、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
就業驛站設接待大廳、受助人員生活區兩部分,設置了職業介紹、信息發布、自助服務、便民服務等功能區,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常態化提供政策咨詢、零工對接、求職指導、崗位(培訓)信息推送等就業服務,并配置自助求職終端機,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
為充分發揮受助人員的主動性,就業驛站建立了實名制就業救助幫扶信息臺賬,全面摸排受助人員的歷史就業狀態、技能水平、就業服務需求等信息,制訂“一對一”援助方案:對就業意愿不強的,引入社工加強職業引導;對就業渠道不足的,幫助受助人員明確求職路徑并有針對性地推薦崗位;對就業技能偏弱的,推薦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課程,助其掌握一技之長;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協調落實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
記者了解到,就業驛站完善了退出幫扶服務機制,動態更新人員底數,形成“登記—服務—退出”管理閉環。截至目前,就業驛站已為57名受助人員開展心理咨詢及社會融入服務,聯動人社部門為38名殘疾、長期失業等就業困難人員落實公益性崗位安置。
同時,佛山市救助管理站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活動,搭建高效對接平臺;與市湖南省商會、市飲食同業商會等11家行業協會商會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建立用工保障專員與行業協會商會對口聯系制度,動態收集企業用工信息和受助人員就業需求,實現精準對接、快速匹配;聯合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周邊社區,積極采集低門檻、有保障的崗位信息;協調人社部門共享其開發的395個公益性崗位,為困難群眾打開就業“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