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務院《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53號)和民政部部署要求,從2003年至2022年,省民政廳組織開展了四輪(五年一輪)界線聯檢工作,對于鞏固勘界成果,防范化解邊界領域重大風險,促進邊界地區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省市民政部門的工作部署,我局于2023年至2027年同步開展第五輪界線聯檢,每年進行5條鎮級界線的聯檢(共25條),2024年是第五輪界線聯檢的第二年,根據第五輪界線聯檢任務表,組織有關鎮進行了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界線基本情況
我市鎮級行政區域界線于2000年勘定,共涉及13個鎮、2個街道25條界線11個三交點,界線總長度為269.16公里。
2024年度的聯檢任務涉及月山、水口、沙塘、蒼城、馬岡、塘口共6個鎮和5條界線,總長度為52.54公里。
二、工作步驟
(一)界線摸底
市民政局組織各鎮(街)聯檢工作人員進行室內作業,界線雙方聯檢工作人員認真審查圖紙資料,根據行政區域界線協議書附圖和最新的衛星影像圖,對協議書中的邊界線走向說明,逐段核對邊界線走向及兩側地物地貌、界樁及其方位物等的變化情況,明確外業聯檢的重點,商定外業聯檢的時間、對象等具體安排。
(二)分地段聯檢
市民政局分別組織各鎮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室外作業,對邊界線兩側地物地貌有變化的地段,按照協議書中邊界線走向說明及協議書附圖進行實地檢查。對發生變化的地段,查明原因,詳細記錄變化情況。
(三)總結收尾
經檢查,本輪聯檢中有4條鎮級界線個別地段因城市開發建設、坑塘開挖等原因導致部分地物地貌產生變化,各鎮將聯檢中發現問題整理上報市民政局,并由牽頭單位起草《界線聯檢報告》和填寫《界線聯檢記錄表》,界線雙方會簽后報市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備案。
三、主要措施和檢查結果
(一)領導重視,建立制度
為確保鎮級界線聯檢工作有序推進,我市成立由市民政局、各鎮(街)公共服務辦組成聯合檢查工作小組。建立健全平安邊界共建目標管理責任制,簽訂《平安邊界共建協議書》。
(二)宣傳到位,普法深入
聯檢組人員嚴格按照《廣東省民政廳關于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的實施辦法》(粵民區〔2011〕21號)規定做好聯檢的各項工作。通過聯合檢查,積極宣傳界線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規,保持界線走向清晰易認,及時妥善解決聯檢中發現的問題,消除引發矛盾糾紛隱患,維護行政區域界線附近地區社會穩定。
(三)界線明確,邊界平安
在實地聯合檢查中,工作人員對整條邊界線及兩側地貌、地物(尤其是對作為邊界標志物的線狀地物與雙方簽訂的《協議書》)一一對照,一致認為從2000年《協議書》簽訂以來,邊界線兩側地貌、地物整體無顯著變化,只有部分地段因建設開發產生地貌變化,界線實地位置清晰易辨。邊界線兩側雙方干部群眾明確已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并能自覺遵守,雙方干部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和睦相處,經濟交往密切,未發生過新的邊界糾紛。
四、聯檢工作成效
(一)強化界線管理
通過聯檢,加強對我市鎮級行政區域界線的管理,能及時發現糾紛隱患并及時妥善處理,維護了邊界線的持續穩定。
(二)鞏固勘界成果
通過聯合檢查,積極宣傳界線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規,保持界線走向清晰易認,有助于鞏固勘界成果,維護邊界地區的社會穩定,對促進邊界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三)建設平安邊界,促進邊界穩定
邊界地區群眾能自覺遵守邊界紀律,維護勘界成果和法定界線權威,未發生非法越界侵權現象和邊界爭議,無擅自改變已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或單方設定新的界線標志物的行為,促進了邊界地區和諧穩定,維護了當地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