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以來,開平市人社局深入推進就業脫貧、技能幫扶、社保保障等工作,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建立市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全面落實扶貧對象養老保障。為及時落實政府代繳扶貧對象城鄉居保參保繳費政策,市社保局對扶貧對象參保情況進行動態管理,依托參保信息系統定期對扶貧對象參保情況進行數據對碰;鎮街人社機構根據名單一對一通知符合參保條件的扶貧對象辦理城鄉居保參保登記;村委會協助通知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扶貧對象辦理領取待遇手續,確保應保盡保并及時足額發放待遇。截至目前全市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扶貧對象2326人已實現全員參保并已落實政府代繳,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扶貧對象454人已全員享受待遇。
二、實現線上線下精準幫扶對接,力促扶貧對象實現就業。結合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平臺,收集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信息,建立健全幫扶臺賬,有效開展“一對一”就業跟蹤幫扶。開展線上勞動力對接工作,鼓勵和指導用人單位通過網上查詢,對接選用扶貧對象到其招聘崗位。組織就業助脫貧專場招聘活動3場,為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與企業面對面交流搭建平臺,并現場提供就業指導。2019年底,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中有勞動能力1730人,實現就業1256人。
三、開拓就業崗位,提高扶貧對象就業率。積極培育和建設就業扶貧點,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更多工作崗位實現托底安置和就地就近就業。目前已在我市15個鎮街建立12個扶貧車間和7個就業安置基地,提供就業崗位210個;聯合市扶貧辦開發我市第二批公益性崗位,共有14個鎮街單位申報開發保潔、保綠等后勤保障崗位及治安巡邏等協管崗位75個,目前已落實安置扶貧對象42人,安置率達56%。
四、強化技能培訓,增強扶貧對象就業能力。將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全部納入免費培訓范圍,對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貧困家庭學員落實一次性生活費補助。結合扶貧對象需求,今年市人社局組織開展了婦嬰護理、中式烹調師、電工等各類培訓班,其中結合今年“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面向包括扶貧對象、低保人員等重點幫扶群體開展了三期公益培訓班,共48人參加,另有3名扶貧對象參加了免費電工技能培訓,總共減免技能培訓及鑒定費41600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