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開平碉樓與村落”成功申遺的第十八年,為進一步延伸“法治+文旅”創新融合發展路徑,7月30日,江門市司法局、開平市委統戰部、開平市司法局聯合塘口鎮人民政府,在塘口鎮倉東遺產教育基地舉辦2025年開平市“碉樓下的法治課堂”暨僑鄉法治文化共建活動。江門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宗杰出席活動并致辭。相關單位領導、業務負責同志,村(社區)法律顧問、塘口鎮“法律明白人”代表,以及倉東村村民、僑胞家屬代表共計60余人參與活動。

宋宗杰副局長在致辭中高度評價此次法治文化共建活動的意義。他指出,倉東遺產教育基地是承載百年僑鄉記憶的活態博物館,此次活動是開平市深化“法治+世遺”品牌建設、提升基層依法治理能力的生動實踐:一是以法為橋,創新將法治課堂搬到碉樓下、榕樹頭,讓傳統建筑成為傳播法治精神的“沉浸式”立體課堂;二是以僑為橋,通過最新僑務政策解讀、僑房公證流程演示、涉僑糾紛情景劇演繹和與僑話法治的方式傳遞“法治為民”溫度;三是以和為橋,以“禾美五邑”調解品牌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發揮“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優勢,共同打造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僑鄉樣板。

開設僑法專題課,碉樓內外護僑益。活動現場,開平市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綜合服務中心職員彭琳淇同志以《心系僑胞·法治護航——做好新時代僑務工作與僑法學習》為題,帶領“僑法明白人”現場學習《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廣東省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管理條例》,講解華僑回國定居手續及涉僑糾紛受理途徑。開平市公證處公證員助理梁小文同志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基層房屋公證實踐經驗,深入解讀僑房繼承法律要點和公證業務辦理所需材料。現場學習氛圍濃厚,“僑法明白人”積極互動,為日后精準服務僑胞、依法維護僑益注入滿滿動能。


編排涉僑情景劇,鄉村舞臺展成效。為生動展現我市村(社區)“法律明白人”投身基層依法治理,竭力為民解紛爭、為僑優服務的實踐成效,塘口鎮人民政府聯合塘口司法所將鎮內文旅產業發展過程中成功調解的一起涉僑糾紛案件“搬”上舞臺,精心編排成普法情景劇《消失的墻 又回來了》。通過場景化演繹,生動再現“法律明白人”這支活躍在基層、守護鄉村善治、傾力為僑服務的法治先鋒隊在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化解中的重要作用,用最鮮活的鄉音鄉情,展現了他們主動將公共法律服務從田間地頭延伸至僑胞心頭的擔當作為,以小見大詮釋了基層法治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的保障作用。

創新法治茶話會,榕樹底下話治理。此次活動聚焦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建設,進一步深化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形式和載體,創新采用“一盞清茶、一張圓桌、一次近距離交流”的茶話會形式開展法治交流研討。“法律明白人”代表圍繞土地管理、合同糾紛、勞動用工、法律援助等基層治理中常見法律問題積極咨詢,為建設法治鄉村建言獻策,開辟民意直通、高效研討的“綠色通道”。“司法行政業務骨干+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的座談“配置”,讓這場“榕樹下的茶話會”真正實現“問題聚焦基層、解答精準高效、訴求直達部門”。


從碉樓實體到法治符號,從歷史遺產到治理動能,在百年歲月征程中,開平碉樓已從歷史地標蝶變為基層治理的共生引擎。下一步,開平市將持續推動法治資源與僑鄉文化深度融合,加快“僑法明白人”隊伍專業化培育,依托“碉樓下的法治課堂”普法品牌影響力,常態化開展精準化、場景化的僑法政策宣講與公共法律服務,推動法治資源下沉僑鄉治理最末梢,讓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弘揚法治精神、厚植法治文化的載體。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