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行復〔2022〕20號
申請人:開平市某美食店。
被申請人: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平市某美食店(以下簡稱“申請人”)不服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被申請人”)2022年1月20日作出的開市監處字〔2021〕XXXX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向開平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本府已依法立案受理,現已審查終結。
本府查明:
一、申請人于2020年2月9日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經營項目為:預包裝食品(含冷藏冷凍食品)銷售,特殊食品(保健食品)銷售,熱食類食品制售。自該日開始,申請人從開平市XX市場采購制作冷食類食品的青瓜、皮蛋等食品原料,在其經營場所加工制作成涼拌青瓜、涼拌皮蛋、涼拌金針菇等冷食類食品,通過經營場所及美團平臺進行對外銷售。申請人在采購上述食品原料時未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也無法提供食品原料的產地合格證明。
二、2021年9月10日,被申請人根據投訴舉報線索對申請人涉嫌未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從事食品經營進行檢查。根據調查結果,被申請人認為申請人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在其經營場所及美團平臺上從事冷食類食品制售的經營活動且采購制作冷食類食品原料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違反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入網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許可的類別范圍銷售食品,入網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從事食品經營。法律、法規規定不需要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除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的規定,已構成未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從事食品經營及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的違法行為。又因申請人案發后積極配合調查,如實交代違法事實并主動提供證據材料,主動消除違法行為危害后果,停止違法行為,下架美團店鋪的冷食類食品,認為其行為符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適用規則》第十六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第(一)項中的依法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依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的規定,擬對其作出如下行政處罰:一、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的行為,給予警告;二、未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在網絡上從事食品經營的行為,沒收違法所得60.32元,罰款5000元。2022年1月11日,被申請人向申請人送達了開市監聽告字〔2021〕XXXX號《行政處罰告知書》,告知申請人擬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處罰內容,并告知申請人有權進行陳述申辯,且可要求舉行聽證。
三、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要求聽證,但提出了如下陳述申辯意見:1.所售食品未出現安全隱患且已按要求整改;2.認為處罰過重,懇請不予處罰。被申請人對申請人的上述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于2022年1月26日向申請人送達了開市監處字〔2021〕XXXX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申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一、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的行為,給予警告;二、未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范圍在網絡上從事食品經營的行為,沒收違法所得60.32元,罰款5000元。
四、申請人不服被申請人作出的開市監處字〔2021〕XXXX號行政處罰決定,于2022年3月31日向開平市人民政府提起本案行政復議申請。
本府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被申請人于2022年1月26日向申請人送達開市監處字〔2021〕XXXX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至2022年3月27日六十日的申請行政復議期限已屆滿,申請人于2022年3月31日向本府申請復議時已超過復議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項“行政復議申請符合下列規定的,應當予以受理:……(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和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決定駁回行政復議申請:……(二)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后,發現該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和本條例規定的受理條件的”的規定,應當駁回申請人的行政復議申請。
本府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項以及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現決定駁回申請人提起的行政復議申請。
申請人如不服本復議決定,可在收到本《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法院起訴。
二〇二二年五月十三日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