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開平市通過競爭性評選,成功入選水利部、財政部組織的2023-2024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縣,成為今年廣東省2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縣之一,并獲0.8億元中央資金支持。
項目依托潭江重點支流治理工程和碧道建設工程開展,主要對鎮海水流域進行治理,并結合邑美僑鄉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總投資3.57億元。主要治理措施包括水系連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河湖管護、防污控污、景觀人文等。治理河長75.79公里,其中建設水系連通建筑物6座、河道清障1.67km2,清淤疏浚33.05km、岸坡整治40.21km、碧道14.93km、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0.27km2、建設6個水美鄉村,并配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65座。項目總體治理布局以水系為線,沿河鄉村為珠,串珠成鏈,將鎮海水流域內七個鎮按“一脈四帶六節點”布局建設。
一脈:以潭江流域的鎮海水干流為脈絡,通過水陸聯通鎮墟、村莊,實現集中連片規劃建設。
四帶:打造獨具僑鄉特色的大沙山水田園示范帶、塘口世遺風韻示范帶、赤坎古鎮風情示范帶、蒼城休閑農業示范帶。
六節點:建設蒼江綠廊、水滿村、水邊村、樓岡網圩、三門里村、橫江村等融合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的六個特色節點。
結合水美鄉村建設縣項目,我市將充分利用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全力打造魅力赤坎、鄉情塘口、茶香大沙、康養龍勝、食在馬岡、古韻蒼城的文旅空間、鄉村民宿、水上游徑,發展“水旅融合”特色水經濟。以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為載體,通過水系紐帶串聯古村落、古建筑等歷史人文古跡,推動水脈文脈交融,建設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形成具有僑鄉特色的水文化。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建設,著力將水美鄉村建設縣項目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帶亮點。努力將水美鄉村精心打造為“農家人的安居之所,都市人的休閑小站,現代人的心靈家園,藝術家的創作天堂,廣大僑胞留住鄉愁的地方”。
此次成功入選,將為我市整體發展換擋提速注入新的動能,促進生態保護、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融合。我市水利局在后續試點工作中,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創新水環境治理項目組織實施方式,用好金融資金政策,加強產業收益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反哺力度,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