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二○一九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4月15日) 開平市統計局 2019年,開平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力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2.48億元(當年價),比上年增長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02億元,增長7.73%;第二產業增加值165.44億元,下降6.43%;第三產業增加值177.02億元,增長6.84%。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0.46:43.26:46.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34萬元。 圖1: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5.04億元,比上年增長5.84%。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3.27萬畝,比上年增長0.16%。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8.18萬畝,比上年下降0.89%。 全年糧食總產量(折糧)21.13萬噸,與上年持平,其中:稻谷19.85萬噸,比上年下降0.90%。 圖2: 全市更新造林面積5.71萬畝,比上年下降26.79%;木材砍伐19.44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81%。 畜牧業肉類總產量9.47萬噸,比上年下降16.86%;全年生豬出欄量60.98萬頭,比上年增長5.94%;家禽出欄量3415.15萬只,比上年增長9.38%;禽蛋全年總產量1.1萬噸,比上年下降0.90%;水產品產量5.3萬噸,比上年增長5.16%。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9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20%,工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16.03%。工業總產值中,按輕重工分:輕工業下降19.15%,重工業下降11.62%;按企業經濟類型分: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5.16%,股份制企業下降27.90%,其他經濟類型下降5.80%。 圖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比上年下降17.63%,產品銷售率92.72%,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19.38%,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7.57%。 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91.42億元,比上年增長0.01%。主營業務收入164.13億元,比上年下降7.74%。實現利潤總額4.95億元,比上年增長17.8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7.4%。其中:房地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0.30%。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8.54%;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7.18%;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8.46%。全年民資投資比上年下降5.77%。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494.9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2.24%;竣工面積32.5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51%;商品房銷售面積87.9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64%;商品房銷售額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2%。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社會客運量3158.8萬人,比上年下降6.67%;客運周轉量64767.3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24%;港口貨物吞吐量458.17萬噸,比上年下降64.12%。 年末市內公路通車里程1609.3公里。汽車保有量12.50萬輛,比上年增長7.52%。摩托車保有量16.39萬輛,比上年下降34.27%。公共汽車擁有量259輛。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0.1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79.74萬戶。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85億元,比上年增長7.00%。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02.40億元,比上年增長7.0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4.45億元,比上年增長6.97%。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43.27億元,比上年下降7.33%。 圖4: 七、對外經濟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海關進出口總值152.6億元,比上年下降8.6%。外貿出口總值128.8億元,比上年下降4.7%。進口總值23.7億元,比上年下降25.4%。實現對外貿易順差105.1億元。 全年新批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8家,同比增加7家;外商投資增資企業9家次,比去年減少1家次。合同外資金額0.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6.95%。實際吸收外商金額0.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56%。外向型企業325家,其中:三資企業311家,來料加工企業14家。 全年旅游業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65.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88%,其中:國內旅游者737.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96%;國際旅游者128.0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46%;實現旅游總收入11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11%。全市擁有星級酒店2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1家。旅游飯店出租率65.65%。 八、財政金融 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95億元,比上年增長7.1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1.16億元,比上年增長29.86%。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61.83億元,比上年增長9.0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70.98億元,比上年增長9.13%。各項貸款余額402.58億元,比上年增長16.37%。僑匯收入0.2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7.2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專利申請量2460件,專利授權量1713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2家。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有49家、地市級有184家。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5萬人。 年末全市有中小學91所,其中完(高、職)中10所,初中19所,小學5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全市在校生共124043人,其中小學生55337人,初中生23992人,高中階段在校生19516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生135人。開放大學1所,在校本科生285人,大專學生848人。幼兒園100所,在園兒童250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入學率100%,非正常流動率為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與上年持平;17周歲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99.78%,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初中入學率100%,與上年持平;非正常流動率0.51%,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與上年持平。“普九”五率連續30年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要求。全市初中畢業生7714人,升學率為99.52%,比上年下降0.48個百分點,完成江門市下達的“普高”指標。全市參加高考人數5765人,入圍人數5404人,其中本科入圍人數3137人;報考入圍率達93.73%,其中本科入圍率達54.41%。全年投入3318.4萬元,新建、擴建、改建校舍1.43萬平方米。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館1間;文化站15個,村文化室269個;博物館1間;美術館1間;圖書館21間,圖書總藏書量186萬冊,其中:鎮圖書館藏書量37萬冊;市(鎮)影劇院6座。廣播電視臺1間,有線電視轉播頻道154個,廣播電臺播出頻道1個。 年末擁有衛生機構25個。其中:醫院6家,衛生院14家;婦幼保健院1家;專科防治所、站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家。病床床位2901張,其中:醫院2415張,衛生院336張。衛生技術人員3292人,其中:醫生1096人,衛生防疫人員203人。 年末全市體育指導員3401人,其中國家級2人,一級40人,二級250人,三級3109人。國民體質監測站1個,鎮級全民健身廣場15個,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站15個。年末全市共有從業資格救生員200名。全市共有體育彩票銷售網點64個。成功舉辦慶“8.8”全民健身活動日暨“第二十屆體育節”等群眾性體育活動三十多次,自行車賽、足球聯賽、籃球聯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共三十多項。 十一、人口、就業與社會保障 年末公安戶籍人口68.73萬人,其中:男性34.37萬人,女性34.36萬人。非農業人口24.30萬人,占總人口的35.35%。全年出生人口0.65萬人,出生率為9.48‰。死亡人口0.46萬人,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長率2.75‰,比上年下降3.10個千分點。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7.3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4.3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7.74萬人,其中:農村居民參保人數40.43萬人。失業保險9.72萬人。 年末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6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1753張,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58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973人。 十二、人民生活與環境保護 全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0740元,比上年增長6.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703元,比上年增長8.0%。 年末全市森林面積76.59千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6.37千公頃。建成區綠地總面積1.35千公頃,建成區綠地率為40.28%;建成區綠化覆蓋總面積1.51千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5.09%;建成區公園綠地總面積0.39千公頃,城市人均公園綠地總面積18.2平方米/人。全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319天。 全年年平均氣溫23.6攝氏度,比上年上升0.7攝氏度;年降雨量2005.5毫米,比上年減少337.5毫米;年日照時數1545.9小時,比上年增加119.9小時。 年末全市共有全國文明村1條,廣東省文明村鎮2條,江門市文明村鎮65條;廣東省文明單位4個,廣東省文明窗口1個,江門市文明單位35個,江門市文明窗口19個;開平市標兵文明村457條,開平市文明單位521個,開平市文明窗口14個。 注:1、本公報中2019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統計圖中2015--2018年數據為年報數。 2、公報中的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農業相關歷史數據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進行修訂,2018年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