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2025年,開平市百合鎮中心小學教師黃藝明迎來扎根鄉村執教的第二十個年頭。從困惑到篤定前行,他以勞動教育為切入點,積極探索鄉村育人的新路徑,帶領一批批孩子走出課室、走進田野,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今年43歲的黃藝明是一名數學老師,一直在農村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和許多基層教師一樣,他也曾經歷過迷茫與困惑,但仍選擇繼續扎根鄉村講臺,探尋鄉村教育的新路徑,投身鄉村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用堅守帶領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黃藝明表示,2022年通過廣東省基礎教育幫扶項目前往珠海市香洲區拱北小學的半年跟崗交流,使他對鄉村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留下來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心。“這份工作的意義,在于我能陪伴鄉村的孩子一起成長,幫助他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黃藝明說道。
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黃藝明還兼任學校政教主任。2023年,他將在珠海跟崗交流期間學習到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帶回了家鄉校園,啟動了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
盡管面臨課時緊張、資源有限、資金短缺等多重現實困難。黃藝明依然積極協調多方資源,創新整合方式,將課堂學習與百合鎮各村委會的農事生產、文明建設及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讓學生“走出去”、把資源“請進來”。“文化學習與勞動實踐并不沖突。我們帶著學生下地插秧、收割、種花、植樹,上街尋找美食、進店訪匠人,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將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知識融入勞動實踐中,做到‘勞學結合、相輔相成’。”黃藝明表示,推動勞動教育的初衷,在于他堅信勞動不僅是一種技能的學習,更是一種品格的鍛造。

在黃藝明的積極推動與帶領下,學校逐步構建起較為成熟的勞動教育體系,并建立了校外勞動實訓基地。2024年11月,百合鎮中心小學榮獲“江門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稱號。截至目前,該校已累計開展勞動教育實踐課超30場。學生黃雪晴表示,勞動課形式多樣、趣味性強,通過親身體驗包餃子、野炊、插秧等各類活動,他們不僅學會了珍惜糧食,更增強了勞動實踐的獲得感。家長們也對此表示高度支持和認可。“孩子參加勞動教育后變化顯著,不僅愿意幫忙分擔家務,也更加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學生家長黃秋娟欣慰地說。
黃藝明關于勞動教育的系列實踐有效推動了鄉村教育改革與發展,這離不開學校持續的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百合鎮中心小學副校長蔡宏飛指出,開展勞動教育不是簡單地干活,而是把鄉村資源變成了活教材,真正實現了以勞育人、以勞潤心。學校全力支持黃藝明,不僅在課程、資源上給予保障,更大力推廣他的成果。

作為學校政教主任兼數學科組長,黃藝明憑借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先后獲得江門市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開平市微課比賽一等獎等多個教學競賽獎項,榮獲“開平市師德標兵”“開平市優秀教師”、“2025年南粵優秀教師”等稱號。
二十年來,黃藝明始終扎根鄉村、守望教育,在堅守中求變,在創新中前行。以勞動育人為主線,將課堂延伸至田野與生活,引導學生成為“手中有活、眼里有光、心中有愛”的成長者,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展望未來,黃藝明希望能夠建立起更系統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開發更多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勞動課程,讓勞動教育在學校、家庭和社區遍地開花,真正成為滋養孩子一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