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這衣服貼在身上,跟剛從泳池出來一樣!”10月8日清晨,開平市幕沙社區的巷弄里,剛完成一棟6層步梯房消殺的長師中學張澤楚,卸下數十斤重的消殺裝備。濕透的襯衣緊緊裹著他瘦削的肩膀,額角的汗珠還在往下淌,臉上卻掛著爽朗的笑。他是開平教育系統208人消殺隊的一員,更是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無數默默堅守的“隱形戰士”代表。




幕沙社區作為典型老城區,899棟樓宇中八成以上是老舊步梯房或自建房——橫街窄巷交錯,墻角縫隙、天臺角落、樓道堆積物等衛生死角遍布,蚊媒孳生風險高,防疫消殺任務艱巨。國慶假期里,這支由教師組成的消殺隊,成了社區里忙碌的身影。
每天天剛蒙蒙亮,隊員們便背著消殺箱在社區集結,簡單分工后迅速鉆進街巷:有人蹲在墻角,對著縫隙精準噴灑藥劑;有人扛著設備爬上天臺,清理積水、消殺花盆托盤;有人鉆進半米寬的窄巷,踮腳為下水道口投藥。人均負重超30斤的裝備壓在肩頭,他們卻一步一步,把每一棟樓、每一個死角都納入消殺范圍。

“每天分兩撥人連軸轉,就是為了搶在蚊蟲活躍前筑牢防線。”教育系統消殺中隊長關超學介紹,隊員們上午6點半到10點作業,避開居民出行早高峰;下午4點半至晚上8點再作業,趕在傍晚蚊媒活躍期前完成補消殺。國慶假期期間,隊伍日均出動超200人次,累計投放消殺藥劑1200升。

正午的陽光炙烤著街巷,消殺箱外殼燙得手發麻,隊員們的防護面罩里積滿水珠,視線模糊了就用手背快速擦一擦;傍晚時分蚊蟲圍著燈光打轉,他們卻要迎著蚊群,往陰暗的樓道拐角、垃圾桶周邊重點噴藥。他們的付出也觸動了附近的居民:幕沙路的住戶常端來冰鎮涼茶,老街坊主動清理家門口的廢舊紙箱,還有家長帶著孩子幫忙指認“藏在花叢里的積水盆”。
隊伍里,開平機電學校教師黃世通成了大家口中的“網紅隊員”——每次消殺結束,他濕透的衣服都被同事調侃“像剛從泳池撈出來”,可他總笑著說:“為街坊們防蚊滅蚊,流這點汗痛快!”而開平八中教師何明亮作為第一組組長,負責社區里范圍最大、樓棟最分散的片區,每天都是最早到崗、最晚離開。隊員們撤離后,他還要逐一檢查消殺設備、清點藥劑余量、梳理次日重點攻堅樓棟,“多盯一會兒,就能少一處蚊蟲孳生地,值!”

截至10月8日,這支平均年齡超42歲的教育消殺隊,已徒步踏遍幕沙社區899棟樓宇的每一個角落。從三尺講臺到防控一線,他們用沾滿藥劑的雙手、汗透衣衫的堅守,在老城區織就一張嚴密的“防蚊網”;更用“教師帶頭干、居民跟著上”的互動,讓基孔肯雅熱防控的“家校社聯動”防線,愈發堅實、愈發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