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近日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江門開平市強亞村榮獲
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強亞村地處廣東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核心區,是江門市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所在地之一,戶籍人口1725人,常住人口330人,下轄7個村小組,面積3.19平方公里。近年來,強亞村扎實推進文明鄉村創建,深入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進一步激發鄉村內生精神動力,推動文明建設成果轉化,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省級典型村”“江門市紅色美麗僑村”等國家級、省、市級榮譽。
文明實踐 “活起來”
激活振興新動能

春節前夕,強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活動,邀請書法家為村民寫揮春送祝福。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文明創建主陣地,聚焦深化“美在強亞”“愛在強亞”“樂在強亞”“學在強亞”“智治強亞”5大志愿活動品牌項目。依托碉樓文化資源,開展“碉樓下的黨課”“田間課堂”等百姓宣講,村干部、土“博士”用通俗易懂的“家鄉話”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百姓家。組建“阿嬸阿姆”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普法宣傳、村道保潔、助殘濟困等專題志愿服務活動。激活農家書屋,開辦430學堂。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截至目前,強亞村開展五類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近50場,參與人數累計4500人次,賦能農文旅融合提質增效,激發振興力量。
僑鄉窗口 “亮起來”
凝聚僑心共發展

強亞村有海外鄉親4300多人,是僑胞感受家鄉乃至中國“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成果的“小窗口”。近年來,強亞村高規格提升人居環境,扎實推進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大革命”,開展“綠美鄉村”建設,拓展“四小園”展示新田園,“四好農村路”打通致富路。網紅旅游廁所獲“世界小景觀類建筑設計金獎”,全村通過“無廢村莊”認定,精品庭院獲評省級“美麗庭院”稱號,海外華僑回鄉省親,記得住鄉愁,更見到新貌。依托僑刊鄉訊《古宅月刊》,寄遞“集體家書”。打造僑胞之家,聯絡服務海外鄉親,通過華僑直接投資或“托管碉樓”等方式,開辦民宿、餐飲、研學項目,支持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文明鄉風 “樹起來”
基層治理更暖心

強亞村村民在拾德亭議事
完善村規民約,實施“文明積分”管理,形成“村民小組+鄉賢(村民)理事會”治理體系。弘揚傳統文化、宗祠文化,倡導勤儉家風,深化移風易俗,“紅白事簡辦、請客不收禮”成為村民基本共識。開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評選,公示功臣之家、黨員之家、軍屬之家,弘揚身邊人物的正能量。暢通線上線下議事渠道,利用村口古榕,設立符合鄉村生活習慣的“從榕議事”廳;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便民平臺“德鄰匯”,實現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網上投票”“網上互動”“網上辦事”,回應不隔夜、小事不出村,為村級治理夯實基礎。
和美鄉村 “建起來”
世遺古村煥新彩

強亞村積極爭創文明村,塑形鑄魂,以文致遠。擔當傳承保護“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文化遺產資源使命,堅持鄉村生態保育、推動文化傳承。保護修繕碉樓53座,撬動鄉親捐款500多萬元改善村容村貌,完成農房美化改建27座。結合鄉村文旅特點,規劃“七區三線”整村發展方向,打造“世遺廊道”,串聯世界文化遺產研學、鄉村觀光、精品民宿。培育發展鄉村非遺“駙馬粽”“塘口家糍”,豐富美麗僑村文化內涵。依托“鄉村民宿”打造“無負今日書房”“流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新型陣地,精神文明實踐與和美鄉村建設深度鎖定。統籌推動人居環境、鄉村風貌、文化服務、文旅產業、移風易俗等齊頭并進,逐步實現“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美麗蛻變”。

多年來,強亞村以世遺文化和華僑文化為基礎,以文明創建為支點,融合田園風光與鄉土文化,聚力建設集娛樂養生、鄉村休閑、親子游樂、田園觀光、農事體驗、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精品文旅片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發展模式,有效推動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如今的強亞村,碉樓古韻與文明新風交融,正書寫鄉風文明的嶄新篇章。
未來,強亞村將繼續深耕精神文明建設,持續鞏固拓展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成果,不斷探索創新,挖掘特色、擦亮名片,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構建鄉村高質量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