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8月28日至30日,2025年度“學會開平行”系列活動——“第三屆科技與傳播”學術沙龍暨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十屆五次理事會(擴大)活動在開平市舉行。來自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的20余名記者、科技新聞領域專家學者深入開平科技企業、科研平臺開展實地調研,進行科技力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專題采訪。開平市委副書記耿洪波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由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開平市縱向幫扶專班聯合開展,既是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響應省科協號召,立足協會特點和稟賦落實縱向幫扶的具體實踐,更是開平借力科技傳播力量、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契機。

活動首日,媒體團聚焦科技如何賦能開平制造業,踏入廣東華藝衛浴實業有限公司。展廳內水龍頭、馬桶等各式衛浴產品琳瑯滿目,設計新穎,引得媒體團紛紛駐足觀摩;隨后,媒體團來到海鴻電氣有限公司近距離觀摩了全球領先的敞開式立體卷鐵心干式變壓器生產線;在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媒體團與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該企業成功研發環保型水性膠上光膠粘膜,斬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的歷程。
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吉爾表示:“媒體采訪對于企業起到一定宣傳作用。我們企業也可以通過媒體提高知名度,也讓市民知道開平有這些科技企業為國家做貢獻。”

活動次日,媒體團走進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媒體團就JUNO探測器的工程設計原理、關鍵技術創新點等進行深入采訪,還與科研人員探討了如何利用科研基地做好科普工作,期望共同傳播先進科學技術,讓更多人了解科研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開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李小男介紹:“將來很大部分的精力要放在研學和青少年科普宣傳方面,我們合作組將配合地方科協讓下一步的研學活動常態化、系統化、規范化。”

活動還召開了會議,宣讀《關于第二十七屆廣東科技好新聞獎、第八屆廣東省科普好新聞獎評選決定》。其中,南方日報和南方+客戶端出品的《地下700米的最后一瞥》被評為廣東科技好新聞獎一等獎,《廣東科技》雜志出品的《江門中微子:探索宇宙奧秘的“金鑰匙”》被評為廣東科技好新聞獎三等獎,南方+客戶端觀點頻道出品的《幽靈粒“捕手”為何建在江門》被評為廣東省科普好新聞一等獎,這些新聞作品均取材于開平。這些獲獎作品不僅展示了開平科技發展的豐碩成果,也證明了開平在科技領域的影響力正日益擴大。
會上,與會人員紛紛對開平的科技發展給予高度評價。
人民日報記者賀林平:“開平企業制造業科技創新的成色越來越足了,創新對制造業的賦能和帶動越來越強,再加上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基礎科技研發最前沿的代表,從采訪中感到開平未來前途無限,開平高質量發展受到了科技創新的賦能。”
羊城晚報記者李鋼:“不光從一個媒體人,也從一個普通游客的視角來說,開平帶給我的體驗是非常新鮮有趣,考察中微子實驗室、開平企業后,發現開平具有很強的發展潛能,會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有創新性。”
第二十七屆廣東科技好新聞獎、第八屆廣東省科普好新聞獎評委、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辜曉進:“開平科技工業的發展超出我們的意料,記者們收獲非常多,這次參觀的開平企業有些之前沒有聽說過,但是經過現場參觀,發現大有乾坤,從新聞報道的角度講,開平科技企業是有新聞價值,是值得傳播的,可以做文章的。”
會上,主辦方歡迎媒體持續關注開平企業的科技進步,深入挖掘產業升級的鮮活案例。下一步,開平也將積極作為,全力做好科技宣傳工作,提升開平科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創新資源和投資項目匯聚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