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近日
在2025年院士專家開平行活動中
院士專家走進大沙鎮
通過實地調研、學習交流等形式
為大沙茶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助力大沙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17日,2025年院士專家開平行——助力開平大沙茶產業科技創新系列活動在開平市大沙鎮舉行。來自茶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30余名院士專家團隊齊聚一堂、把脈問診,加快推進茶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融合,為促進開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二級巡視員錢春,江門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顏自能,開平市領導耿洪波、李青汶出席活動。
  
  
當天,院士專家組先后深入開平市天露山僑香名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門市天露仙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地調研,通過察看工藝、聽取介紹、品味茶香等方式,詳細了解大沙茶種植、采摘、加工等情況,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現場交流。
  
  
在隨后召開的對接交流會上,烏克蘭工程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肖更生,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劉煥蘭分別作了題為《健康食品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茶韻養生:探尋壽康之道》的報告,詳細闡述了茶產業發展現狀、茶健康養生理念等內容;企業代表圍繞大沙茶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市場拓展等實際問題,與院士專家進行深入探討,持續激發科技創新動能,為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錢春指出,自開展“百千萬工程”縱向幫扶以來,廣東省科協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平市科協和工作組牽頭對開平市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促成了相關行業與省級學會、相關企業與院士專家團隊之間的交流合作,服務開平市產業科技創新取得明顯進展。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省科協將始終堅守服務初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持續完善學術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等服務平臺,擴大科普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為大沙茶產業發展貢獻科協力量。
茶產業是開平市特色優勢產業,也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開平市把茶產業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支柱產業,通過壯大規模、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不斷做大做強大沙茶產業。目前,大沙鎮全鎮茶葉種植面積近3.5萬畝,鎮內涉茶企業28家,是“廣東十大茶鄉”之一。
  
開平市將進一步加強與科研院所、院校和企業的合作,努力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推動大沙茶產業全鏈條升級。與此同時,開平市希望院士專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大沙茶產業發展“把脈”支招、提供智力支撐。
7月18日下午,2025年院士專家開平行——開平大沙茶產業科技創新茶葉品質技能提升活動在開平市大沙鎮舉行,進一步提升茶葉產業專業人才技能水平,保障大沙茶產量和質量,推進大沙茶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活動中,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理事馬成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常務副秘書長凌彩金分別就大沙茶葉品質提升技術集成、大沙茶葉品質弊病作了解析,向與會人員重點講解了綠茶、紅茶等主要茶類的工藝流程、關鍵控制點及品質影響因素等內容,進一步提高轄區茶農茶葉加工技術水平,助力大沙茶產業發展。
  
在互動環節,兩位專家就大沙茶質量安全管控、檢測認證等關鍵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干貨滿滿”,進一步加深了對茶葉管護知識的了解,更加堅定了種好茶、制好茶,以茶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大沙茶產業作為開平特色優勢產業,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此次活動以茶為媒、以技賦能,旨在扎實推動科技創新與茶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大沙茶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注入新動力。
自2024年啟動“院士專家開平行”活動以來,開平市科協以省科協縱向幫扶為引擎,牽引學會資源,持續推動人才鏈和創新鏈向開平聚集。接下來,市科協將充分發揮省級科技社團資源優勢和科協橋梁紐帶作用,助力“學會開平行”系列活動品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