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三年來,長沙街道西溪村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引領下,朝著“綠美西溪,幸福回家”的美好愿景不斷奮進,在鄉村治理、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實現村莊華麗“蝶變”,真正成為村民安居樂業、引以為傲的幸福家園。

西溪村的大地上
鄉村振興的熱潮正如火如荼
平坦而潔凈的村道、錯落有致的農房屋舍
西溪村的一草一木都透露著寧靜與和諧
彰顯著“百千萬工程”帶來的新氣象
長沙街道西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瑞巧表示:“從2019年‘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開始,我們已經投入了近千萬元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時候我們拆除了近三百間舊房危房、廢棄豬牛欄等,對騰出來的地面與道路分別做了平整化、硬底化處理。”

要動村民曾經的“家當”,談何容易。回過頭來的三言兩語背后,是吳瑞巧領銜的村“兩委”班子日復一日的努力與付出。村干部一頭扎進田間地頭,向村民講政策、說道理,更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激發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了村容村貌的持續改善。

村民周松旺表示:“房前屋后都種上了花花草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看到顯著的成效,村民們紛紛稱贊,都對環境整治工作非常支持,非常滿意。”
村民周松旺一連兩句“非常”,道出了西溪村的巨變為村民們帶來的喜悅。清拆過后,西溪村對村內邊角地、閑置地進行全面梳理,見縫插綠、見空補景,打造生態與景觀俱美的鄉村綠美環境,為古樸村落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與藝術氣息。

“現在村容村貌整治得這么好,大家都不愿意去住城里的樓房了。”周松旺的話并非夸張的說辭,而是西溪村的真實寫照。近三年來,西溪村有近200名村民選擇回鄉居住。

與此同時,西溪村“兩委”班子始終把“提高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作為重點,千方百計破解集體經濟發展“短板”,探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造血賦能”。
“以對‘小散亂污’企業的環保整治為契機,我們提前與西溪工業園部分小工廠終止合同,整合土地資源引入優質企業,租金大大提升了,廠房也從過去的破爛不堪到如今的規模化、標準化,這也為我們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吳瑞巧說道。

通過推動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西溪村產業發展空間得到了拓展。目前,西溪工業園已成功引進超億元項目4個,集體經濟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吳瑞巧表示:“村集體在村容村貌維護上的開支減少后,村民分紅相應增加,從2020年的500元提升至2024年的2500元。”
“幸福西溪”不僅是亮眼的口號,更是可量化、可持續的行動綱領。村集體經濟收入的跨越式增長,讓村民真切感受到“口袋鼓起來”的實惠,而紅利釋放的邏輯背后,是“精準盤活資源、精算民生賬本”的治理智慧。如今,“幸福西溪”建設已邁入新階段,西溪村也已經錨定了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