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有了積分獎勵,大家積極參與清潔行動的積極性更高了,清理完之后,還主動向周邊住戶宣傳防蚊知識,效果特別好!”龍勝鎮橋新村無職黨員張大哥的感慨,這正是我市以“積分制”管理破解基層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難題、激活群防群治活力的一個縮影。
面對前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我市將防疫工作量化為可激勵的積分,引導群眾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爭著干”,實現了防控效能的整體升級。截至目前,全市通過積分制獎勵累計帶動1800余名群眾主動清理蚊蟲孳生地超1.8萬處。

堅持積分量化管理,強化行為引導
開平市各村(社區)將“積分制”深度融入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因地制宜圍繞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等核心任務,精準設置基礎積分項,把無形的防疫責任轉化為可感知、可量化、可兌換的“積分體驗”,激發村民參與積極性。其中,沙塘鎮聯光村結合疫情防控的實際需求,在原有積分體系基礎上,及時調整考核細則,將“清理積水、消除蚊蟲孳生地、按時參加滅蚊行動、積極宣傳防控知識”等具體要求納入積分內容。同時,針對群眾主動發現隱患、帶動鄰里共同參與等積極行為,還設置了“加分項”,以制度化方式推動群眾自覺行動轉化為可量化、可激勵的實踐,持續增強群眾防控意識。
大沙鎮依托現有數字鄉村平臺搭建“防疫專項積分”模塊,將防控任務轉化為可量化、可兌現的“積分項目”,形成“基礎任務+志愿任務+獎勵任務”三大類激勵體系:一是基礎任務:村民自主清理房前屋后積水、翻盆倒罐消除蚊蟲滋生環境,經審核后每處可獲5—10分;二是志愿任務:參與村集體組織的公共區域滅蚊行動、防疫知識宣傳等志愿活動,每次可獲15—20分;三是獎勵任務:發現鄰里有發熱、關節痛等疑似癥狀及時上報,或帶動農戶組隊參與防疫,可獲20—30分獎勵積分。
堅持黨員示范引領,凝聚黨群合力
在推行積分制管理過程中,開平市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促使群眾轉變為“主力軍”,實現了從少數人先干到多數人愿干、一起干的氛圍轉變。
蒼城鎮大羅村對加入大羅村黨員先鋒隊、朝陽巾幗志愿服務隊并參與專項防控行動的成員給予積分傾斜(上浮20%),進一步激發骨干力量的示范引領作用,并對表現突出者評選“防疫愛衛積分之星”進行公開表彰,強化精神激勵。
為強化防控力量,龍勝鎮橋新村無職黨員帶頭,發動返鄉創業人才、新鄉賢及熱心群眾,組建了群眾志愿隊。他們始終沖鋒在清積水、滅蚊蟲的一線,用實際行動點燃了群眾的參與熱情,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響應”的生動局面。


堅持強化正向激勵,推動群防群控
積分既可直接兌換生活用品等物資,也可存進“積分存折”,兌換醫療保健等居家養老服務,滿足不同年齡群眾需求,有效激發了群眾持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內生動力,形成“參與一積分一激勵一再參與”的良性循環。
“越主動參與,積分就越多,還能兌換禮品,大家都很積極參與防蚊滅蚊行動。”塘口鎮宅群村的方阿姨道出了村民的心聲。該村將清理垃圾、清除雜草等具體勞動納入“道德銀行”積分細則,有效激發了村民的主動性。如今,村民不僅自覺打理好自家衛生,還積極配合村委會、協助鄰里清積水除雜物,推動了愛國衛生運動深入人心。
在積分制激勵下,大沙鎮有85%以上農戶參與積分防疫行動,村民自發清理各類積水點位累計達820余處,清除房前屋后雜物468余處,處理閑置物品如輪胎、花盆、廢棄瓶罐等可積水物品380余件,清除蚊蟲孳生地,同時不少村民還積極配合駐村組、村“兩委”干部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防疫宣傳和滅蚊消殺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