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過去不少老舊小區、步梯樓天臺曾是城市衛生中的“空中黑點”,垃圾堆積、積水滿罐、雜草叢生……有的還成了私人菜園、花園、雞巢等,極易孳生蚊蟲。如今,這一切成為過去式,開平市長沙街道不少天臺實現了“美麗變形”。
近期,長沙街道聚力運用“加減乘除法”,縱深推進愛國衛生集中專項行動,打響了天臺環境整治攻堅戰,全力根治天臺“臟亂差”的頑疾,清除蚊蟲孳生地,織密疫情防控網。 聚力“做加法”,集中力量整治天臺 天臺是城市環境衛生的“頑固地帶”,清理難度較大,單靠一方力量難以攻堅,亟需壯大整治力量。 在市蟲媒傳染病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籌下,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兄弟鎮和群團組織黨員干部、義工下沉至長沙街道社區一線支援。長沙街道通過“網格包片、樓棟分包”,壓實街道包干領導、包干單位與社區責任,從而有序地集中力量推進轄區內的天臺環境整治。 此外,長沙街道還動員社區聘請專業清雜人員,聯合小區物業的力量,發動熱心群眾參與,以最大的力度對天臺蚊蟲孳生地進行全方位清理,進一步織密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網。 “清理雜物垃圾雖難,但更考驗我們的是群眾工作,需要我們的基層干部既要帶頭當好‘戰斗員’,也要當好‘宣傳員’。只要做好群眾工作,得到群眾支持,開展工作就能事半功倍。”長沙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喬說。 聚力“做減法”,清除蚊蟲孳生溫床 天臺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就是向積存多年乃至幾十年的蚊蟲隱患“亮劍”,做足“減”的文章,破其巢穴,斷其根源。 在整治天臺環境期間,黨員干部、義工拿出敢于啃“硬骨頭”的勁頭,迎難而上、全力奮戰,對天臺堆放的廢舊家具、輪胎、花盆、水桶、泡沫箱、包裝袋、建筑廢料、閑置器皿等各種雜物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并動員居民一起清除菜地、綠植。 “清一個天臺真的不容易!我們花了較長的時間和居民溝通,獲得支持后,累計投入120人次,歷經3天集中攻堅,終于徹底清理寶麗花園5個天臺,清運雜物垃圾多達300噸。”包干單位一名黨員干部說。 “感謝政府和義工,這下天臺清爽、安全、衛生多了!”看著眼前整潔開闊的天臺,寶麗花園的居民們忍不住拍手稱贊。 聚力“做乘法”,推動整治效能倍增 在天臺環境整治工作期間,長沙街道積極發揮“乘法效應”,充分利用科技與大型器械賦能。 比如,整治前,使用無人機充當“空中之眼”進行航拍巡檢,快速、全面地掌握天臺情況,特別是人力難以觸及的角落,實現問題巡查的“無死角”和“高效率”。整治后,不定期使用無人機進行“回頭看”,鞏固天臺整治成果。 除了使用無人機賦能,長沙街道還出動大型起重機,提高天臺雜物垃圾清理效率。通過大型起重機,將清理的天臺雜物、垃圾精準高效吊運至地面運輸車,再運至指定點進行規范處理,實現人力的乘法效應。 自開展愛國衛生集中專項行動以來,長沙街道累計完成512個天臺整治,惠及44個小區的居民。 聚力“做除法”,動員清除蚊蟲隱患 蚊蟲繁殖,水是根本,而天臺雜物、綠植是蚊蟲絕佳的棲息場所。為此,長沙街道從源頭進行“除法運算”,根除蚊蟲孳生溫床,讓蚊蟲“無地可生”。 根據《開平市蟲媒傳染病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1號)(第2號)和(第3號)》,長沙街道組織轄區內7個社區及時向居民做好政策告知與宣傳工作,在小區顯眼位置張貼公告,動員居民迅速行動起來,自覺清理天臺等公共空間的雜物、積水和綠植,斷絕蚊蟲的繁殖鏈條。 對于極少數心存僥幸心理、經反復溝通仍不配合的居民,長沙街道聯合執法力量依法清除天臺雜物垃圾,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杜絕蚊蟲隱患。 接下來,長沙街道將持續強化防控措施,加強巡查,鞏固當前愛國衛生集中專項行動整治成果,切實把蟲媒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抓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