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開平市龍勝鎮聯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梁明標忙得不可開交。“感覺時間不夠用。”他坦言。2年前,來自江門市市場監管局的梁明標走出辦公室,來到聯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走進田間地頭察實情、進家入戶摸“家底”,謀劃著如何因地制宜幫助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積極開辟經濟增收新路子。
△梁明標(左一)走進田間地頭察實情、進家入戶摸“家底”,謀劃著如何因地制宜幫助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了解村情民意 駐村初期,梁明標參與召開的幾次村民代表大會上,時常發生部分村民代表因為不理解而起哄的現象。 如何迅速融入村集體,讓村民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梁明標有秘訣:熟悉環境,認真考察,深入調研。 △梁明標(圖一為左一,圖二為左二)通過非考察式、非慰問式的走進去、坐下來、聊起來,了解村情民意,聆聽“急難愁盼”。 一方面,通過非考察式、非慰問式的走進去、坐下來、聊起來,了解村情民意,聆聽“急難愁盼”;另一方面,親力親為干起來,在日常工作中,既做指揮安排,又以一名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現場各環節。 通過上述方式,梁明標漸漸地讓村民轉變了觀念。在后來的村民代表大會上,之前起哄的村民代表還帶頭支持他的工作。一次會議上,他們高喊:“我們要給梁書記點信心!” “這一路走來,村民的不斷改變與理解,著實令我感動。”梁明標說。很快,他跟村民成了好朋友。 發展村集體經濟 如何找準定位、明確思路、蹚出新路,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所在。然而,聯塘村地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村里包括村“兩委”干部都形成了固化思維,認為村集體經濟“沒發展”“難發展”,內生動力缺乏。 帶頭干起來!經過調研,梁明標指導并參與村“兩委”干部對閑置聯塘小學、蟠龍小學的盤活利用。在守住生態保護底線、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采用“村企共建”模式,引入企業租賃使用兩個閑置校舍,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每年增加5.5萬元。同時將蟠龍村舊辦公場所出租,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每年再增加0.7萬元。此外,統籌整合5.3公頃撂荒地,引入大耕戶承租,增加村民收入。 經過多方努力,聯塘村2022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24.1萬元,是駐村前4.39萬元的5倍多。 回望2年的駐村工作,梁明標認為,發展村集體經濟首先要解決集體資源資產問題,收集整合可利用資源資產,發展大產業。 梁明標還實施消費幫扶,增加鎮、村內企業及種植戶經營收入。2021—2022年,爭取派出單位的支持,通過鎮、村內農業企業采購幫扶農副產品共計約15萬元,為企業及種植戶增加經營收入。 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讓村集體經濟收入提升了,村民腰包鼓起來了。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結合駐村工作實際,梁明標發現,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工作對高效能高效率的需求日益凸顯。 “尤其是黨組織建設方面,存在農村黨員生活工作與組織生活矛盾、黨務公開與黨員知曉度矛盾等情況。此外,在村民信息使用、政策保障等方面也存在著調取查閱、整理核實效率低的情況。”梁明標說。 為此,梁明標積極溝通聯系,爭取到中國聯通江門分公司、開平分公司的支持,在聯塘村試點上線運行“數字鄉村平臺”。 據介紹,“數字鄉村平臺”是以提升行政效能為抓手,在數字政府、數字民生、數字產業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通過新基建提供新動能的一個綜合數字平臺,涵蓋了黨建引領、黨務村務公開、村民信息管理、鄉村治理等功能。 “通過平臺,我們可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比如,通過平臺實現線上參加、回看,創新參與黨組織生活方式,解決黨員因務農務工無法經常參加黨組織生活的狀況。在此基礎上,探索推廣使用到其他方面,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梁明標說。 “開展農村工作,談比寫效果好、走比坐辦法多……”回首駐村工作,梁明標表示,接下來將抓緊做好項目收尾工作,做好工作交接,同時整理好該村未來發展的意見建議。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