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百千萬工程”亮績亮效巡禮》專欄,小編帶你看看龍勝鎮橋新村、勝橋村在實施富民興村行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工作的亮點。
自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龍勝鎮橋新村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力做好“黨建引領+和美鄉村建設”融合性文章,掀起建設和美鄉村熱潮,致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新橋新。近年來,橋新村榮獲“廣東省森林鄉村”“廣東省衛生村”“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單位” 、江門市百條“紅色美麗僑村”、開平市“無毒村居”等稱號。

橋新村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創新鄉村振興共建機制,在廣大黨員示范帶動下,廣大群眾、鄉賢大力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壯大、鄉村治理等方面工作。在基層黨員示范帶動下,橋新村不斷完善轄區各自然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大大改善村容村貌環境狀況,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效果。通過建立村民小組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落實一系列民生工程,夯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基礎。橋新村著力產業提效,多措并舉助力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大力整治基本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及撂荒現象,加大農村土地資源整合。聚焦發展重點,推動傳統五金汽配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鎮-村(組)-企-民”多方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因地制宜,結合平坦開闊的地貌,大力規劃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其中著手培育紫云英、向日葵、睡蓮、荷花等觀光綠植,深化環橋新村“花薈長廊”內涵,致力打造鄉村生態休閑旅游新亮點。作為全鎮示范點,橋新村率先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環境整治任務。以“赤膊房”美化行動為切入點,對房屋裸露紅磚外墻進行工藝改造,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此外,用好用活上級補助資金,加大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村場、硬底化道路、公園等公共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當前,橋新村村前屋后環境整潔衛生,村容村貌展露“新顏”,為廣大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動空間。橋新村一直致力于鄉村精神文明和鄉賢文化建設,村中專門設置《橋新鄉賢錄》,鼓勵后代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逐浪潮頭。該村鄉賢熱心公益,不但捐資修建了東原古廟、華祖祠、華祖中學等,還通過每年農歷三月十五“真君誕”(又稱“張橋廟會”)舉行祭祖活動,團結族人、增進鄉情、共謀家鄉發展。該村鄉賢還通過獎教獎學、敬老愛老、慈善公益等方式,回饋社會,樹立榜樣。隨著村風民風水平的不斷提高、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健全、村規民約更加務實管用,僑新村基層治理變得更高效。為扎實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勝橋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利用閑置資源和特色產業,深入推進富民興村行動、農村集體經濟增長、農民增收致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赤膊房”美化改造等重點工作,努力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上取得新成效。

勝橋村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謀篇布局、推動工作,深入實施“總有黨員在身邊”黨建品牌工程,設置“黨員責任區”,激發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帶頭完成工作任務,動員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激發農民群眾投身和美鄉村建設的熱情,落實村級組織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和“四議一審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推動村務管理規范化,為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探索推進“光伏+農業”經營模式,發展現代化農業。整合碎片化農村土地,助力引進信澤開平150MWp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同時由村委會流轉光伏板下耕地,引進3家農業公司發展規模化農業項目,將光伏科技與現代農業有機結合,實現光伏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實現新能源產業和農業產業共融發展,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統籌村級資源管理,推動多渠道增加集體收入,整合盤活山地、魚塘、閑置商鋪、房屋發展汽配產業等,同時,積極搭建企業化運營平臺,成立“強村富民”公司——開平市勝橋農業有限公司,探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此外,積極引導青年人才在鄉村創業,發展特色種植業。勝橋村聚焦重點、聚集資源、聚合力量,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主干道路面及兩側、公共場所等整潔干凈,河道河渠內無廢棄垃圾,村內垃圾處理實現了有序化、規范化。同時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力度,逐年推進村組道路硬底化、健身設施安裝、農村衛生廁所改建、鄉道瀝青修補、“赤膊房”美化改造等建設工程,先后完成上橋村獅子口渠“三面光”建設、勝橋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工程。上橋、成岡被評為江門市文明示范村,上橋、勝橋、成岡、桃園被評為開平市衛生村。勝橋村推動實現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以自治為核心的“三治”管理模式,夯實農村治理根基。組織開展“文明戶”“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團結鄰里的傳統美德。開展普法、禁毒、掃黑除惡、安全生產、交通安全等宣傳活動,推動鄉村治理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