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五谷豐登,此時的龍勝大地,沃野生金,歡聲笑語,到處都是好“豐”景。在這個全民慶祝豐收的季節,我們繼續推出龍勝鎮4位“新農人”奮斗故事,以此激勵更多“新農人”逐夢沃野,將業績寫在大地上,讓人才與鄉村之間實現“雙向奔赴”。
  伍展鵬是一名“漁二代”,大學畢業后毅然返鄉,投身淡水養殖事業。從水質調控到病害防治,從飼料配比到市場拓展,他勤學苦干、親力親為,迅速從“門外漢”成長為養殖領域的行家里手。他在創承的同時,還積極嘗試創新,推動綠色化、智能化養殖,引進岸基一體化尾水循環處理系統、5G漁管家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尾水凈化循環與設備遠程管控,走出了一條高效、生態的現代養殖之路。目前,他的養殖場規模已拓展至2000余畝,斑點叉尾鮰、鯽魚、鳙魚混合養殖畝產超8000斤,產品遠銷全國。其鯽魚養殖項目入選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被評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伍展鵬表示,希望能以自身經歷激勵更多年輕人回歸鄉村,成為有技術、有情懷的新農人。  “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公司不斷創新,實現多點營收!”來到龍勝以來,陳泳基積極帶領公司聚焦現代有機農業,以地龍(蚯蚓)藥用繁育與生物制品研發為核心,同步種植五指毛桃、鳳梨等經濟作物。依托龍勝鎮優良的營商環境與光伏農業基礎,公司創新構建“光伏+農業+藥材”立體種養模式,實現“上光下養、一地多用”,有效提升土地效益、改良土壤結構。公司現已建成廣地龍繁殖實驗室、種苗培育中心與工廠化繁育大棚,并與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陳泳基表示,今后將拓展“光伏+農業+旅游”“光伏+農業+教育”等多元業態,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助力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2020年,史俊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云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整合近千畝農田實施規模化經營。今年晚稻期間,他引進象牙香、萬香等優質高抗水稻品種,配合科學栽培技術,實現畝產超900斤,再迎豐收。合作社還為周邊農戶提供種苗、機耕、收割等社會化服務,并在農忙時節吸納本地勞動力,促進農戶增收。史俊表示,龍勝鎮持續完善農田基礎設施,落實惠農政策,探索開展“稻—稻—菜”“水稻+馬蹄”等輪作種植模式,打造集種植、示范、觀光于一體的綜合基地。  從廣西來到龍勝創業的梁安華,目前承包水稻田400余畝。他堅信“科技興農”,積極引進植保飛機、自動化拋秧機、大型旋耕機等現代化裝備,大幅提升種植效率與精準度。通過參加技術培訓、系統學習田間管理,他科學應對病蟲害,實現水稻優質高產。梁安華認為,規模化、集約化是水稻種植的必然趨勢,計劃成立專業合作社,整合資源、拓展加工、打通銷路,帶動更多村民共走致富路。在鄉村振興進程中,龍勝鎮涌現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他們扎根田間,運用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有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面向未來,龍勝鎮將繼續弘揚務實創新精神,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