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平市三埠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始終圍繞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主題,將簕沖村和三圍村等“村組合營”經驗模式進行總結推廣,通過統一管理、資源互補,村組兩級由“各自為戰”變為“抱團”發展,探尋強村富民的新道路,全力破除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 
黨組織發揮牽頭作用,
整合土地資源,集體經濟煥發生機
三圍村是三埠街道經濟底子較為扎實的行政村,2022年行政村一級收入近650萬元,各村小組合計收入近400萬元。然而,在2018年,三圍村一級收入僅430余萬元,各村小組合計收入僅100萬元,短短四年的光景,三圍村的村組集體總收入由545萬元躍升至1000多萬元,集體經濟翻了近一番。
這一切的提升發展,都得益于三圍村黨總支部積極探索村組合營發展的新模式。在三埠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三圍村黨組織牽頭協調,聯合各村小組,全面整合村組兩級資產資源,通過統一管理、資源互補,全村發展的“活性因子”被充分激發。
“以前,分散的土地資源,各村小組自然資源優勢不一,并且獨自經營,使得三圍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漸陷入停滯。村組合營后,極大地提升了地塊的吸引力和經濟效益,村經營性收入和集體年終收益分配逐年穩步提升,真是強村又富民。”三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新豪說。

三圍村利用區位優勢,統一開發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陸續建成了開發七區,A、B工業開發區等優質招商載體,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加約300萬元,成功走出了一條改革激發活力、集體統一經營、產業帶動致富的新路徑。
黨組織謀篇布局,
提高用地效能,突破發展瓶頸
“如今簕沖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強化,村里的資金富足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這不僅緣于我村著重梳理盤活集體土地、閑置房屋等資產,更與村黨支部堅持統籌整個行政村的資源,加強規劃是分不開的。”簕沖村黨支部書記張巧玲語重心長地說。
簕沖村位于三埠街道東部,轄下有18個村小組,戶籍人口2200多人。2022年簕沖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936萬元,是三埠街道轄內名副其實的經濟強村。
為進一步提高簕沖村經濟發展的戰斗力,在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簕沖村牢牢抓住新港口碼頭及臨港經濟區開發、赤坎華僑古鎮全面運營的契機,加強規劃,積極盤活臨近港口的60畝閑置建設用地及新港口經濟區的征地留用地,持續增強片區工商業集聚能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為簕沖村強村富民這列快車又提了一節速度。簕沖村目前正向力爭2025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200萬元的目標全速沖刺。

黨組織做好民生實事,
贏得村民信任,構建發展同心圓
住在鳳儀村小組的余伯興高采烈的和鄰居說:“新農貿市場已經建好營業,比原來亮堂干凈多了,真是太好了。”簕沖村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完成,徹底解決了農貿市場“臟亂差”,簕沖村再一次給村民們交了滿意的答卷。

近年來,簕沖村堅持黨建引領,做好做實民生實事,先后完成村道、橋梁、排澇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實行村道常態化保潔,配置健身器材,建設高標準衛生站,推動了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簕沖村的黨員干部們沖鋒在前,為村為民,不辭辛苦的干勁,贏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認可。
簕沖村黨支部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辦好實事聚了民心,村黨組織公信力得到不斷增強。村民的信任讓曾是軟弱渙散黨組織的簕沖村,僅用28天時間便完成18個村小組、25條自然村、500多畝的征地,為投資10億元的省級重點項目——三埠港搬遷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用地保障,實現穩投資促增長。村民們對簕沖村的未來發展充滿了希望。
下一步,三埠街道黨工委將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大力推進村組合營,全力破除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探索更多的新路子,推動“百千萬工程”邁步新臺階。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