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三埠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突出問題,努力在基層社會治理上下功夫、求實效,以黨建“紅”引領平安“藍”,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特別是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工作提質增效,探索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三埠樣板”。
一、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共治”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黨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著力打造小區黨支部,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共同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紅色力量”,建立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席會議機制,由小區黨支部牽頭推動小區事務議事共商,常態化召開小區議事會,聽取居民訴求,綜合協調處置小區事務,合力解決難點問題,化解物業費調整、整治亂停車、集資維修電梯、垃圾區整治等問題和矛盾糾紛,有效實現了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問題不激化。目前已成立小區黨支部9個,開展小區議事會30余場,協商整治問題151項,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1宗。 三埠街道東方明珠小區黨支部召開小區議事會議 二、聚焦民生問題,推動“實治”出成效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民生福祉,是增強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工程。為順利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三埠街道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貫穿改造工作全過程,最大限度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一是發揮網格優勢,摸清樓棟底細。依托社區網格服務管理,對改造小區樓棟數、基層設施老舊破損程度、公共服務缺失情況等進行摸底排查,分類建立臺賬,為制定改造計劃和工程方案提供現實支撐和參考。二是集體會商研判,預防矛盾萌芽。通過居民議事會、社區居務公開欄、網格微信群等“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聽取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訴求,推動議事決策和民生工程深度融合。如通過召開議事會,集中商討解決祥龍三區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統一了居民思想,避免個性化訴求落空而引發矛盾糾紛。三是積極回應訴求,前端化解矛盾。聚焦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深入排查并廣泛收集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及潛在矛盾糾紛,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派單交由相關職能部門和社區網格員處置,并及時監督和反饋處置結果,形成“發現問題、跟蹤落實、反饋結果、成效監督”的工作閉環,最大限度在前端化解矛盾。 三埠街道荻海社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意見收集活動 三、突出長效久治,夯實“長治”硬基底 著眼長效久治,以深化“1+6+N”工作體系為契機,強化多元力量參與,探索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一方面,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嚴格落實網格化服務管理,聚焦“小矛盾、小隱患”,開展矛盾糾紛常態化排查和重要時間節點專項排查,多渠道收集、匯聚矛盾糾紛苗頭信息并及時化解調處,實現對各類矛盾風險的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確保不上行、不外溢。2024年以來,通過排查上報網格事件4436宗,調處化解矛盾糾紛事項41宗。另一方面,增強群防群治力量。積極發動“雙報到、雙服務”結對單位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志愿樓長等多元力量加入群防群治隊伍,以社區網格員牽頭,深入小區樓棟、商鋪等場所開展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排查,同時,發揮居民屬地優勢,引導和鼓勵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強化“自治”力量,提升社區治理效能。2024年以來共組織黨員、居民、志愿者等參與隱患排查20余次,落實問題整改100余處。 三埠街道網格員深入居民樓開展網格排查工作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