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阻斷基孔肯雅熱傳播鏈條,消除蚊蟲孳生隱患,水口鎮聚焦公共場所雜物堆積這一關鍵風險點,整合綜合行政執法力量并外聘專業人員,在325 國道、農貿市場及重點村莊周邊區域,掀起一場以“清雜物、滅蚊蟲、防疫情 為核心的公共場所專項整治行動。
精準部署,吹響整治“集結號”
“路邊堆積的花盆、石材縫隙易積水,廢棄膠桶、泡沫箱更是蚊蟲滋生的‘溫床’,這些雜物不清理,基孔肯雅熱防控就少了一道關鍵屏障,必須徹底清除!”在專項整治行動動員部署會上,水口鎮相關負責人結合基孔肯雅熱傳播特點向工作人員強調。為精準鎖定防控風險點,水口鎮提前組織執法工作人員,以 “消除蚊蟲孳生地” 為核心目標,對325國道、農貿市場周邊及重點村莊周邊開展全方位、無死角排查,重點記錄易積水的雜物堆放點、違法搭建的雨棚、帳篷等可能滋生伊蚊的區域,詳細標注雜物種類、數量及積水風險等級,建立“一處一檔、一患一策”的問題臺賬,為后續靶向整治明確方向。
考慮到此次整治關乎基孔肯雅熱防控大局,任務緊、責任重,水口鎮在整合執法辦現有力量的基礎上,緊急外聘專業清理人員和運輸車輛,組建 “防控攻堅組”。同時,制定針對性行動方案,將工作人員按“防控區域”劃分小組 ——325 國道組重點清理道路兩側易積水雜物,農貿市場組聚焦商鋪周邊閑置容器,村莊組主攻偏僻區域的廢棄堆積物,明確各組“清理即消殺、清運即鞏固”的工作標準,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完成雜物清理。

攻堅克難,織密防控 “安全網”
“師傅,店鋪門口這些膠桶、泡沫箱一旦積水,很容易滋生傳播基孔肯雅熱的蚊子,不僅影響環境,還會威脅大家健康,麻煩您配合清理。”在325國道沿線商鋪前,執法工作人員一邊耐心解釋雜物與疫情防控的關聯,一邊協助店主整理物品。部分店主初期對整治工作不理解,擔心影響經營,工作人員便結合基孔肯雅熱傳播案例,反復講解“清雜物=防疫情”的重要性,最終贏得店主主動配合,不少店主還主動清理了店內閑置的積水容器。
整治過程中,工作人員始終以“切斷傳播鏈”為目標,直面各類難題。325國道沿線部分路段、農貿市場雜物堆放時間久,石材縫隙、廢棄輪胎、廢棄雜物等積滿雨水,成為伊蚊孳生的“重災區”。為徹底清除隱患,工作人員每天清晨帶著鐵鍬、掃把等工具趕赴現場開展雜物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即使汗水浸透衣衫也不停歇,遇到無法人工搬運的大型雜物,立即協調鏟車、叉車、貨車作業,確保 “清理一處、防控一處”。

重點村莊周邊部分區域交通不便,清運車輛難以進入,工作人員便用手推車將雜物轉運至指定地點,同步對村內溝渠、池塘邊的雜草雜物進行清理,防止蚊蟲在水邊孳生。外聘的清理人員和運輸車輛也全力投入防控,無論烈日還是陰雨,始終與執法工作人員并肩作戰,運輸司機往返于整治現場與垃圾處理點之間,確保雜物 “日產日清”,避免產生二次滋生風險。
截至目前,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超843人(次)、超 166車(次),每一組數據背后,都是對基孔肯雅熱防控的堅守。

成效顯著,筑牢健康 “防護墻”
經過持續攻堅,水口鎮以專項清理整治行動為基孔肯雅熱防控交出亮眼 “答卷”。325 國道沿線,曾經易積水的花盆、石材、膠桶等雜物被徹底清理,蚊蟲密度顯著下降,過往司機反饋 “路邊蚊子少了,開車也更安心”;農貿市場周邊,商鋪門口無雜物堆積,后巷溝渠暢通,經營環境與防控環境雙改善,市民們說:“現在市場又干凈又安全,買菜時不用總擔心被蚊子咬了。”

重點村莊周邊環境更是實現“防控級”提升 —— 雜亂的雜物被清除后,村內閑置空地、房屋角落不再有積水隱患,工作人員還同步拆除了22個易積水的違法搭建帳篷、12個遮擋消殺的廣告牌及2處易藏蚊蟲的鐵網,有效消除了多個防控盲區。據統計,專項整治行動共規范超 2000 家店鋪的雜物堆放行為,清運花盆綠植、石材、膠桶、泡沫箱等各類易孳生蚊蟲的雜物約554 噸,從源頭減少了伊蚊棲息地,為基孔肯雅熱防控奠定堅實基礎。

環境的改善不僅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更提升了群眾的防控意識。越來越多居民群眾主動清理自家院落的閑置容器,商鋪店主自覺保持門口整潔,形成“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防控合力。同時,整潔的環境也為后續常態化消殺、蚊蟲密度監測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水口鎮長效防控提供堅實保障。
下一步,水口鎮將把雜物清理與基孔肯雅熱防控長效結合,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理+動態消殺”機制,重點加強325國道、農貿市場及村莊周邊的巡查頻次,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同時,持續開展防控宣傳,引導群眾養成“勤清理、不積水 的習慣,讓環境整治成為疫情防控的“常態化防線”,切實守護轄區群眾健康,建設美麗、宜居、平安水口。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