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2022年以來,廣東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著力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培育鄉風文明不僅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應有之義,更是涵養鄉村精氣神的核心所在。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積極構建“11234”文明鄉風建設體系,相繼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嶺南文明鄉風“十大行動”、創建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活動等,推動嶺南鄉村由表及里、塑形鑄魂的全面躍升,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涵養剛健樸實文化,激發鄉村全面振興的磅礴動力。江門塘口正是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開展“十大行動”的試點之一。 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下,江門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江門市委宣傳部以文明鄉風建設為切入點,發揮掛點塘口共建的優勢,巧妙地將“原鄉人、新鄉人、歸鄉人、旅鄉人”四類人群凝聚成發展共同體,搭建聚才平臺、整合空間資源、挖掘文化內核。省市縣三級宣傳部門的引領共建下,江門探索出一條文明鄉風建設新路徑。 數字時代為鄉村提供了新機遇。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下,江門市委宣傳部創新推出《塘口“數字化小鎮”建設方案》《塘口“IE公社”建設計劃》,系統打造鄉村共享辦公空間、網絡文學青創孵化中心、網絡影視“夢工廠”等平臺,面向全球招募“無界創客”。 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在介紹如何有效動員和組織農民參與文明鄉風建設時,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凱紅點贊塘口墟:“這樣的村在中國多一些就好了。”

相關附件: